,但它的确是实现道德规范成为社会民众行为规范的制度保障和有益经验。所以,当前最迫切的问题不仅是各部门,各主体要践行“八荣八耻”,更重要的是还要寻找一个全社会有效遵循道德规范的制度激励和惩罚制度和机制,使国民道德风尚得到可持续地发展。
(二)结合政治学研究,我认为当前我们在宣传、研究和贯彻“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
第一,发挥研究的主导作用。“八荣八耻”看似一个道德规范问题,实际上还是一个国民精神问
题,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充实了社会主义伦理精神和价值取向。因此,我们要把荣辱观提高到政治文明建设高度去熟悉,既要注重继续,同时也要借鉴世界国民精神教育的好的经验与做法。通过法治化的方式来构建道德规范,塑造国民精神。仅从政治学角度,八荣八耻就涉及到“政党的先进性标准”,“政府的公共性标准”,“民众的道德普适性标准”,这些内容就有许多可以研究的重大课题,如官员道德的制度和机制建设问题。从机制和制度的角度看,以荣辱观的践行情况考评官员道德,涉及如何创新我国政府人才的考核机制。在有些国家,由于制定了具体的公务员道德法,譬如《政府道德法》、《政府官员道德法》等,所以对官员的道德考核能够持之有据,进而分化出合理的考核指标,取得较好的考核效果。这方面,我们可以争取立项,结合中国和省情提出相关的调研报告和《政府道德法》大纲。进一步使理论结合实际,变成可操作性地制度和机制。
第二,发挥理论宣传的普及作用。要重视理论研究的通俗化和时代性,集中全社会尤其是社会研究方面优秀的人才,编写出一批精品,我们的宣传重在理论研究的普及推广上,增强“八荣八耻”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上。全省征集招标,可专门组织一个队伍编写群众和广大干部喜爱的系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精神的丛书。
第三,运用传统而有效的载体进行约束和调节。道德伦理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公民意识的自我提升、自上而下的伦理教育、以及自下而上的各种民主活动都是实施国民道德教育和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的有效途径。关于宣传的手段与方式,各路专家也提出了很多好的办法,比如利用科技手段,在网络游戏中寓乐于教中。但我认为,做这项工作,我们要考虑社会接受面和社会成本,因此,可以借鉴中国历史和世界各国在国民精神的培育中所创造出的一些行之有效的载体和方式,如利用宗教、族训、乡风民俗和村规民约、开展“邻居节”活动以及大力倡导和培育社会志愿者等方式,使整个社会在继续和创新中推陈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