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这样的体验,一个人在一个热烈的环境中,当看到别人发表新奇的意见时,思维受到刺激,情绪受到感染,潜意识被自然地唤醒,巨大的创造聪明自然地迸发了出来,大量的信息不断地充斥着人的大脑,奇思妙想就会喷涌而出;在这时,在场的人就会压抑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争着抡着想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场面越是热烈,争着发言的人就会越多;发言的人越多,形成的点子就会越多,于是,一个个好的方案就这样形成了。
四、头脑风暴法的实践
这种议事形式可以在正式场合中进行,也可在较为自由的非正式场合中进行。非正式场合因为环境宽松,可以少生顾忌,便于畅所欲言,大胆说话。笔者在建综合楼时,特意将行政办公室设计在一起,并在办公室的外面设计了一间类似于家庭客厅的公共活动场所,大家在下班后,经常坐在这“客厅”的沙发上,畅所欲言地聊天,谈工作得失、反思;谈国内外的新闻。有时,笔者便有意无意地提出了一个话题,引导大家围绕这个话题谈观点、想办法、出点子,甚至促成一些激烈的争论。无意识中,一些创意或方案的雏形形成,再经过正式研究或论证,就逐步地形成了一系列经得起检验的成果:如“团结、拼搏、创新”这一“沙小精神”表述词的形成;“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这一核心理念的提炼;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案制定;争创“宜宾市义务教育示范校”的创意;每年“六一”活动的常庆常新;课程改革中学生知识拓展的措施;校门改建方案及图纸的绘制;老师办公室饮水机的治理,教师工作评估方案等等,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依靠集体的力量形成的。
实践证实,在学校治理中,灵活而巧妙地使用“头脑风暴法”,能使班子成员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更加融解,最大限度地使大家聪明的火花得以迸发,进而最终形成了一个个好的创意或方案,制定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寻找到一些解决疑难问题的办法来,值得认真探索。
《学校治理论文-谈谈头脑风暴法与学校治理》,欢迎阅读学校治理论文-谈谈头脑风暴法与学校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