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指导,严格把关。
论文撰写应符合国家及各专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符合汉语语法规范。 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除在字数、理论研究的深度及创造性成果等方面的要求
不同外,对其撰写规范的要求基本一致。
1 内容要求
1.1 题目
题目应恰当、准确地反映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学位论文的中文题目应不超过25
字,并不设副标题。
1.2 摘要与要害词
1.2.1 摘要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摘要应包括
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
用文献编号。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1.2.2 要害词
要害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
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要害词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
的排在前面)。
1.3 论文正文
论文正文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1.3.1 绪论
绪论一般作为第一章。绪论应包括: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理论与实际意义;
国内外文献综述;本研究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主体
论文主体是学位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
简练、通顺。论文主体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各方面:
本研究内容的总体方案设计与选择论证;
本研究内容各部分(包括硬件与软件)的设计计算;
本研究内容试验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试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本研究内容的理论分析。对本研究内容及成果应进行较全面、客观的理论阐述,
应着重指出本研究内容中的创新、改进与实际应用之处。理论分析中,应将他人研
究成果单独书写,并注明出处,不得将其与本人提出的理论分析混淆在一起。对于
将其他领域的理论、结果引用到本研究领域者,应说明该理论的出处,并论述引用
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治理和人文学科的论文应包括对研究问题的论述及系统分析,比较研究,模型
或方案设计,案例论证或实证分析,模型运行的结果分析或建议、改进措施等。
自然科学的论文应推理正确,结论清楚,无科学性错误。
论文主体各章后应有一节"本章小结"。
1.3.3 结论
学位论文的结论单独作为一章排写,但不加章号。
结论是对整个论文主要成果的总结。在结论中应明确指出本研究内容的创造性
成果或创新点理论(含新见解、新观点),对其应用前景和社会、经济价值等加以
猜测和评价,并指出今后进一步在本研究方向进行研究工作的展望与设想。结论内
容一般在2000字以内。
1.4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后应列出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含已录用,并有录用通知书
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我校对博士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的要求见《关于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对硕士生要求在攻读学位期间写出一篇能够在核心或核心以上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的
论文。
1.5 致谢
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内容应简
洁明了、实事求是。对课题给予资助者应予感谢。
2. 书写规定
2.1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