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意义"的论文,在其"讨论"的段落中,最后有一个自然段,为:"本研究说明,ca法测定血25-oh-d浓度,不仅方法简便,同时又是观察机体维生素d缺乏和过量的一个较敏感和可靠的指标"。实际上,这就是全文的结论,是从正文部分全部材料出发,经过推理、判定、归纳等逻辑思维过程而得到的总观念。
(八)致谢(acknowledgment)
按照gb7713-87的规定,致谢语句可以放在正文后,体现对下列方面致谢: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工作的奖学金基金、合同单位、资助和支持的企业、组织或个人;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其他应感谢的组织和人。
(九)参考文献(reference)
在学术论文后一般应列出参考文献(表),其目的有三,即:①为了能反映出真实的科学依据;②为了体现严厉的科学态度,分清是自己的观点或成果还是别人的观点或成果;③为了对前人的科学成果表示尊重,同时也是为了指明引用资料出处,便于检索。
撰写学术论文过程中,可能引用了很多篇文献,是否需要全部列出?回答是否定的。事实上,只需要将引用的最重要和最要害的那些文献资料列出即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对参与文献的标注方
法作了规定。指出:专论正文部分引用的文献的标注方法可以采用顺序编码制,也可采用"著者-出版年"制。
1.顺序编码制
[示例]
关于主题法的起源众说不一。国内有人认为"主题法检索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开始于1856年英国克雷斯塔多罗(crestadoro)的《图书馆编制目录技术》一书","国外最早采用主题法来组织目录索引的杜威十进分类法的相关主题索引……"。①也有人认为"美国的贝加逊·富兰克林出借图书馆第一个使用了主题法"。②
参考文献:
①刘湘生·关于我国主题法和分类法检索体系标准化的浅见·北图通迅,1980(2):19~23
②杨沛霆,赵连城,建立检索系统的几个问题,北京: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1963。
2."著者-出版年"制
[示例]
关于主题法的起源众说不一。国内有人认为"主题法检索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开始于1856年英国克雷斯塔多罗(crestadoro)的《图书馆编制目录技术》一书","国外最早采用主题法来组织目录索引的是杜威十进分类法的相关主题索引……"(刘湘生1980)。也有人认为"美国的贝加逊·富兰克林出借图书馆第一个使用了主题法"(杨沛霆1963)。
刘湘生,1980,关于我国主题法和分类法检索体系标准化的浅见,北图通讯,(2)19-23。
专论正文所引用的文献的主要来源有:专著或书(book);连续出版物或期刊杂志(journal);会议文献或会议记录、资料汇编(proceedings,edited-collectio);报告(report);专利(patent)。
不论引用文献属于哪一种来源,在文后列出?quot;参考文献"都是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引用的有关图书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还分别对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作出了如下规定:
1.专著
(1)著录项目:主要责任者,书名,版本,出版项(出版地:了版者,出版年)。
(2)著录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