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好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了,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给了这篇讲话极高的评价。江泽民同志说,邓小平同志的这篇讲话是“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⑺今天重新回顾这段历史和重新学习这篇重要文本,既让我们更加了解改革初期的复杂局势和艰难险阻,更坚定了我们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和破除迷信的决心。温家宝同志在十一届人大会结束答记者问时,按照党的十七大对解放思想的总体要求,重申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温家宝同志说:中国的“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将永不停止”,而且要从三个方面继续深入。一要“继续破除迷信,反对本本主义”;二“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三“要有独立思考、批判思维和创造能力”。⑻在这“三要”中,我们看到这样一种信息:改革开放进入纵深地带仍然要反对本本主义、破除迷信,同时提倡并号召全党和全民应培养起独立思考精神。也就是说,尽管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华民族谱写了“自强不息、顽强拼奋进和新的壮丽史诗”⑼,但是,本本、教条和迷信仍然是我们继续前行的重大障碍。
那么哪些是或可能是今天的本本、教条、禁区和迷信呢?
我们重新回过头来看邓小平对此的论述。
一、关于党内民主和民主。由于党内民主在文革中被践踏,“许多重大问题往往是一两个人说了算”,而且还冠冕堂皇地冠以“党的利益”、“党的纪律”,因此邓小平指出,首先“要在党内造成一种风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⑽为什么要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呢,就是要还民主于党和还民主于民。因此邓小平直截了当地说“对领导人有意见,也可以批评”⑾,只有这样才能使“公民的权利”、“党员的权利”得到保障,按照邓小平的意见这样的保障是“必须”和“坚决”的。所以邓小平同志指出“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在邓小平看来,解放思想是需要一种场景一个平台,这种场景和平台,不是别的什么,而是民主本身。换句话讲,只有实现了民主,解放思想也才有了保障。尽管民主与现代化一样,也要一步一步地探索、前进,但是“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也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⑸。为什么邓小平如此重视这一问题呢?原因是“我们过去对民主宣传得不够,实行得不够” ⑸。其实,在中国几十年的实践中,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有过沉痛的教训,而且实行起来又艰难无比。十七大报告中则把人民民主上升到“社会主义的生命”的高度,并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⑼。重新学习邓小平关于民主的重要论述,我们对民主的期待不能止步于“民主是一个好东西”,而是应在邓小平开创的理论和实践上,让关于围绕民主所设置的教条、禁区和迷信不再成我们大力推进民主的障碍。
二、关于体制。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解放思想开始的,不过,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实绩却是在经济上首先得以突破的。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中国在经济体制所进行的改革是有目共睹的。它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不仅让中国人切实受惠,而且惠及世界,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尽管我们在经济生活方面还有许多待改善的地方,尽管世界一些势力还对中国的市场经济持观望、怀疑、嫉妒态度,但没有人否认中国经济连续增长所创造的奇迹。对于政治体制改革邓小平同志也有过许多深入思考,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八十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