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70岁以上老人情况必问,再就业上岗人员情况必问。“五必记”是,党支部要求社区干部要十分注意收集、记录整理、分析社区的各种工作情况,做到“下岗待业情况必记,困难家庭情况必记,解难设想措施必记,居民互助服务必记,走访家庭情况必记”使党支部工作有基础、有条理、说得清、做得明。二是做到有求必应。社区党支部为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需求,想方设法满足居民提出的各种要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思想,认真规划和建设社区便民、利民设施,设立和开展为民服务的项目。几年来逐步办起了老年人活动室、医疗点、再就业服务中心等公益设施,基本形成“小修小补不出社区、小毛小病不出社区,一般咨询不出社区”的为民服务新格局,不断扩大社区居民群众的受益面。由于我们社区是老城区,存在下岗工人较多、物业管理不全等一些问题,所以我们主动加强与各方面的联系,将下岗工人的基本情况逐一登记,建立资料,同时根据他们的需求为他们联系工作。去年,百岁坊附的有三栋楼的居民由于物业管理不善,造成很长时间用不上水,居民意见很大,想集体上访,我们得知后,修缮公司进行沟通,及时解决了居民用水,又防止了居民上访,维护了社区稳定。三是做到有难必帮。社区的许多事是小事,也是大事。这些小事做好了,也就是为社会作出贡献。我们社区有个残疾人叫张立珍,没有工作,就业无门,大夫年老多病,生活的困境一度令她灰心、消沉、社区党支部了解这一情况,立即帮助她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并安排到社区当起了卫生监督员,生活有了着落,张立珍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同时充分发挥在职党员和社区现有的85名特困家庭和14名残疾人都结成帮困对子。特别是市委副书记林兴富与我们社区的盛广荣、殷俊国两家特困户结成“一帮一”对象,经常到他家中走访慰问,送钱送物,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在居民申传为佳话,也正是有了像林书记达样的领导率先垂范,较好地带动了其了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帮扶活动,使社区真正实现了“不让一个老人受屈,不让一个穷孩子辍学,不让一个贫困家庭挨饿,不让一个下岗职工失去生计”的目标。三、建立机制,社区是居民服务之家。随着“两级政府,三级管哩,四级网络”的社区工作新体制、新思路的确定和形式,社区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单纯依靠社区干部几个人的工作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社区工作的发展要求,关键是耍发挥社区每一位成员的作用,尤其是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于是,我们支部一班人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索,以“四个双向”为抓手,切实加强社区党员的队伍建设,发挥好他们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一是双向认识。社区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繁琐工作,大事是大,小事也大,这些大大小小的家事、杂事维系着每家每户。党支部、社居委的几个人再热心,再尽力,只能是杯水车薪,要靠居民大家热心,齐心,才能势众力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了,把群众带动起来,社区的事就好办了。有了这样的认识,于是我们分头到社区党员家庭及党员所在单位宣传社区工作的重要性,恳切地希望得到大家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使这些党员和党员所在单仕都认识到:社区的居住环境、生活质量、文明程度提高了,得益的首先是居民自己。同样居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了、心情舒畅了,就会更加努力地工作,尽心尽责,得益的是社会,是单位本身。二是双向联系。党员队伍管理好了,就有战斗力;管理不好,就缺乏战斗力。为此,我们把这些同志的情况登记造册,根据区委组织部的要求,向每位在职党员发放一本《报到证》和“四卡”,上面有党员在社区参加备种活动和社区的日常表现记录栏等等。由此建立了在职党员所属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员支部双向联系的渠道,规范了社区在职党员的管理。同时在社区设有公示栏,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