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向全面做好职业安全健康工作转变。通过政府、企业和广大从业人员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把安全生产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积极探索和实践,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以完善监管体系为目标,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完善的监管体系是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保障。县级政府要按照国务院和省、市政府的《决定》要求,落实安监机构的职能、编制和人员配备,进一步强化监管工作的权威性。使安全生产工作真正做到处处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实现监管手段的创新。一是严格执行国务院《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根据辖区实际,制定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和危险化学品等生产经营领域的产业政策和有关标准,严格市场准入。同时,要严格落实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三同时”审查和安全生产评价、评估制度,从源头上消除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二是依法制定出台相应的经济政策。如建立企业提取安全费制度,对从事矿山开采、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的企业征收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等,充分发挥经济政策的导向作用。三是要善于发挥行政手段的作用。通过完善安全控制指标体系、安全目标管理考核体系、落实安全目标责任制、加强执法和舆论监督、严格责任追究等手段,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实施“科技兴安”战略,推动安全科技创新。研究制定县级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规划,加快应急救援平台建设,对辖区重大危险源进行有效监控。发挥专家组以及科研和中介机构的作用,整合安全生产科研力量,针对重要工业领域中亟待解决的共性、关键性技术难题,组织开展重大安全管理课题的科研攻关;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大力推广普及安全高新技术,引导鼓励企业采用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
深化隐患治理专项整治,加快应急救援和事故防范
从国内一些地区最近以来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安全事故来看,有安全意识的问题,有设施的问题,有管理的问题,也有应急抢险能力的问题,安监部门必须引以为戒,举一反三,从专项整治入手,解决好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和水上交通、消防、民用爆炸物品、锅炉压力容器、林区防火、用电、学校、旅游及游乐场所、建筑施工、食品卫生等十二个重点安全领域的专项整治。我局认真贯彻《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规定》,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企业层面:深入排查各类隐患,在治理上狠下功夫,所有重大隐患都要落实整改责任、资金和监控措施,限期整改到位;推行安全承诺,开展企业安全诚信评价试点;在高危重点行业企业开展打“三非”、反“三违”、防“三超”活动;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政府层面:完善对高危重点行业的指导意见,对重大隐患实行跟踪督办、逐项整改销号;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严格安全许可制度,对存在重大隐患的企业要限期整改或停产整顿,对整改不合格、危及安全生产的企业要依法暂扣、吊销相关证照;探索并建立企业安全生产分类监管机制,完善对小企业的监管办法。对一些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重点行业,如矿山、交通、爆炸物品、锅炉压力容器、危险化学品等,按照项目名称、责任人、负责人、监督管理人、监管级别等内容一律分主次托清底子建立了微机档案。对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实行限期整改和销号式管理,由县领导牵头负责每一除隐患的整改。几年来,平邑县安监局共消除一般事故隐患1万多条,较大事故隐患300多条,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