氛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一个优秀人物背后必有一位好长辈给过他终生受益的教诲,一个坏人的背后,也往往有一位不称职的长辈给过他一辈子难以摆脱的误导。” 这些都说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我特别重视家校互动,力争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一)、定期召开全班家长会,普及家教知识,提高家长的家教意识。
2003年9月28日,刚刚接班一个月的时候,我就召开一次全班性的家长会。主要介绍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让家长了解到孩子许许多多的习惯都是在家中养成的,父母一定以自己良好的品质、人格、性格去影响孩子,熏陶孩子。告诫他们一个遇事急躁、经常暴跳如雷的家长,很难培养出一个做事有耐心的孩子。一个悲观失望,成天唉声叹气的家长,很难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积极、乐观向上的人。一个家庭成天吵吵闹闹,孩子难免会沮丧、颓废、精神压抑。并给家长提供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
1、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2、一个能自律的人;3、一个随遇而安的人;4、一个随和的人;5、一个遇事看得开的人;6、一个情绪平和的人;7、一个爱说爱笑的人;8、一个做事有标准的人;9、一个善于合作的人;10、一个懂得爱和被爱的人。
鼓励家长多看家教方面的资料,丰富家教知识,提高家教水平。
(二)、中小型家长会和个别座谈相结合。
根据部分和个别家庭状况,采取中小型家长会和个别座谈相结合的方法,因为这样做针对性强,所以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月份以来,我发现齐思迪、杨露霞两位女生情绪极为低落,尤其是杨露霞竟几次在日记中流露出厌世情绪。通过了解发现他们的父母脾气暴躁,非打即骂,家里整天乌云密布,战火不断,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我连夜家访,采取个别谈话的方法让他们意识到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和谐的家庭环境。家长有责任、有义务去营造这种氛围。
张乘、邵天凯、陈东、魏东东等人有明显的攻击性行为,当我了解到与父母的家庭教育有关时,召开了一次小型家长会,向家长陈述利害,让家长认识到健康的人格远比分数重要得多。
我们班的戚垒同学是父母结婚前偷生的孩子,从小跟着爷奶在农村长大,三年级时转入我校。他爸在事业单位上班,因为担心受处分,(他还有一弟弟从小跟父母一起住。)不让他跟爸爸一姓,对爸妈的称呼是大伯、大娘。不让他在家里住,9岁的孩子自己一人租房住在小杜庄。种种遭遇形成了他怪僻的性格,经常旷课、迟到。仇恨爸爸妈妈,敌视同学老师,厌倦城市生活,经常偷偷逃回乡下老家。当我在家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时,我马上通知其父母来到学校。没想到他爸爸口口声声说孩子不好,是朽木不可雕。我对他说:孩子很聪明,本质也不坏,但是他太小,父母不应该逃避现实,推卸责任,让一个幼小的孩子去独自一人面对来自家庭、社会、和学校的种种压力。他现在的表现不令人满意,这责任不全在他,只要你们敢于承认他、接纳他、教育他,他一定会成为一个很出色的孩子。”将近半个月的时间,我一次又一次的家访,直到他父母亲口答应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