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发展观提出后之所以得到社会和学界的热烈拥护和高度评价,我以为,首先就是因为有“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是数十年久违了的一个重要思想,在科学发展观里将其作为第一语来宣示,使人耳目一新。尽管从实质上说,“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但是在相当长时期这个观点被淡化乃至噤若寒蝉。因此,在科学发展观中提出“以人为本”,使这个思想首先获得新意。我们讲的“以人为本”,不是抽象的“人”,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这里的“人”与执政为民的“民”是完全一致的,也可以说是一个概念。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其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在内的社会各阶层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这里的“人”既指群体,也不排斥属于这个群体中的个体。过去将两者对立起来,认为只代表群体不代表个体,是说不通的。比如说,它包含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就是讲公民个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这是很具体的、有实体的,不是空洞的、无主体的。强调“以人为本”,也是对一个时期“左”的观念的纠正。
还应当指出的是,科学发展观还实现了由以社会为本的发展观到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转变。所谓社会发展,主要指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人的发展则指人的知识、能力、素质等的发展。这两者既是统一的,又是相矛盾的,也是对立的统一。一方面,社会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环境和条件;另一方面,人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是人的社会,没有人的发展也就没有社会的发展。根据上述老祖宗的观点,人的发展比社会的发展更具根本意义,因为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人的发展状况决定着社会发展状况。但是,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实际过程来看,社会的发展在不同程度上是以牺牲人的发展来实现的。这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是很明显的。实际上,关于解决发展的问题,就是我们所在的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处在初级阶段,在过去的相当长时期也是以社会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的。这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得十分落后,为了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不得不作出的选择。但是,随着社会进入科技飞快发展的时代,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人才的作用、知识
本文由: 免费提供 的力量空前提高,人的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出来。这样,党和国家的发展观开始实现由以社会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这个转变,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个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将以往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思想、培育“四有”新人的思想,以及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等问题的认识,都提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再次,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由治党及至治国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建设理论的伟大创新。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而提出的,并将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党早已实现了历史方位的转变,作为在全国范围的执政党,其思维理念、领导方法和历史使命都应有相应的转变。党的一切工作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