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这是讲指导思想的,没包括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属于“深入贯彻落实”这个层面的工作方针。这种新的表述,反映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新的务实作风。
二是明确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十六大以来提出的一系列战略思想,尽管都很重要,但按其类别划分,属于总揽全局性的,最主要的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对于这两者的关系如何认识,因为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不同理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十七大报告对此作了明确回答,从两个层面说明了两者的关系。首先指出: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的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这是将两者放在同一个层次上说的。其次,又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定位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个层面,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这是讲两者的纲目从属关系。在我看来,这是现阶段对两者关系的最全面、科学的说明。
三是明确了科学发展观和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关系。这是报告阐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之四大要求的首要一条,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新概括,不仅明确了科学发展观同基本路线的关系,而且对基本路线的认识提到了兴国之要的“生命线”的新高度。这个新概括既是对基本路线认识的提升,也进一步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政治意义和理论价值。
四是明确地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这里讲的“科学内涵”,最初叫“主要内涵”,基本意思一样。报告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归纳为四句话: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句话,过去没有并在一起讲过,是在“6·25讲话”中首次提出的。这四句话即四大要素都很重要,但有一个如何把握各要素关系的问题。报告指出:作为发展的第一要义,是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作为核心的以人为本,是突出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作为基本要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是“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作为根本方法的统筹兼顾,是为了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这是对四大要素的功能定位。
要指出的是,对这个内涵要素的明确定位,是有实际的针对性的。因为“第一要义是发展”的提法,在科学发展观提出不久就说了。温家宝在2009年2月的报告中已阐明了这一点。为什么要再次强调第一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