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复习与应试方法琐谈4
这种题型比较轻易把握,答案也较直观。就内容而言,只要是比较重要的、要害性的、比较固定的知识点,都可入题。其内容构成也较丰富,从概念的理解、结构特点的把握、文种的分类乃至要害性的文字都有所涉猎。试举几例:简报与公文截然不同,标题没有签发机关,没有文件名称,只有____(内容摘要);订立经济合同的主要程序是______和______(要约 承诺);会议记录一般以______为单位分段记载(发言人);行政起诉状中,原告可以是公民,可以是法人或其他组织,被告必须是______(主管行政机关);初步的、非正式的计划是______(设想);学术论文的灵魂是______(科学性)。以上题目均具有代表性。
要答好填空题,一是平时要反复读书,对知识点比较熟练了,答题时就可以凭直觉很快地回答出来;二是要注重题目的变化;三是对知识点中的要害词要非凡清楚、准确,不能似是而非。
4、名词解释和区别概念题
名词解释主要是考查应考者对一些重要概念的理解、记忆程度。区别概念主要是考查应考者对重要概念之间差别的把握程度。就名词解释的命题而言,既有比较直观的专有名词,如应用文、行政公文、主题词、公文附件、公告、议案、计划、经济合同、经济活动分析报告、侦查预审文书、刑事自诉状、电报、书信、会议报告、科技报告、消息等;也有一些重要的、需应考者自行归纳的名词,如工作要点、市场猜测报告、法规类规范性文体、导语等;有时还有名词的一个部分,如条例的“条”、细则的“上贯下联”、纵式结构中的“直叙式”等。
在对名词进行解释时,自学应考者一是要把名词中的要害词答出来;二是要尽量求全,力求完整;三是要注重教材上的“又叫什么”、“也叫什么”,如投标书又叫标函,因为在命题时常会把“又叫什么”中的名词术语拿来考试。
区别概念题重在区分概念之间的细微差别,以便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加以使用。就出题的范围和角度说,既可以是教材非常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概念,如通告与通知、通告与
公告、计划与总结、守则与公约、起诉书与起诉意见书、答辩与反诉、一般书信与专用书信、聘书与请柬、会议提案与议案、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行政公文报告与会议报告等;也可以是要我们加以归纳和综合的一些区别概念题,如应用文主题与文学作品主题、通报与简报、文书与公文、计划与规划、条例与章程、要约与承诺、招标书与投标书、学术论文与科技报告、海报与启事、消息与通讯等;还有一些概念的组成部分的区别,如条例中的“条”和“例”、规定中的“规”和“定”等。
区别概念主要是将概念的不同点答清楚,答题时可从性质、结构、作用、适用范围、特点、写作等方面着笔,答题时要尽量全面、准确、清楚、一语中的。
5、改错题
改错题主要是考查自学应考者的实际应用能力、判定能力。改错题可以是对内容的改错,如性质、概念解释等的改错,更主要的还是对形式方面的改错,如对格式、语言、语体、常规用法等的改错。如修改下列文字:“科技说明是科技报告的一种,它一般由封面、文头、正文、文尾四个部分组成。”该题应将“科技报告”改成“科技情报”、将“文头”改为“目录”。将“文尾”改为“附录”。又如修改标题:“关于××卫生局开展食品卫生检查、保证人民身体健康的指示”,这里,应将“关于”调至“××卫生局”后面,去掉“保证人民身体健康”、将“指示”改为“通知”。类似的改错很多,如经济合同格式的改错、主题词的改错、材料的改错、语言使用的改错等,不甚枚举。考生在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