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复习与应试方法琐谈2
以此类推,于是碰到题目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自己知道的统统答上去,又不能深入分析知识点。三是不仔细分析题目,不对答题要求进行分析、思考,看到题目就答,完全跟着感觉走,结果往往不遂人愿。3、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应用文写作试卷,从难易程度上分,有易、较易、较难、难四等,分数比2332,其中较难、难两个层次涉及到学生的应用水平和能力的综合测试,有些题目要求学生从较高的高度认真概括、提炼集中,答案要求学生求全责备。但纵观近几年的试卷,考生在答题时顾此失彼的现象较为明显,答题时的立足点是正确的,答案则不尽全面。
这种顾此失彼、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该答的内容丢掉了,如在解释会议简报这一名称时,有些考生只答了“会议简报是会议期间用书面语言写成的会议简短情况的汇报”,而忽视了将会议简报与其他简报进行比较鉴别,即“它有着与一般工作简报相同的共性,即短、快、真、准,更有独特的个性,即有明显的连续性,会议全部简报能反映会议的全过程”,假如忽略了比较,即该名词则不够全面。二是有些概念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全面,导致概念理解错误。如有些考生在解释“侦查预审文书”时,往往只答一句,即它是“公安机关使用的文书”,事实上,这个概念的解释整体都是错误的,试想公安机关使用的书信、通知等是侦查预审文书吗?这种错误较之第一种情况更危险、更可怕,因为它们已不是缺少成份的问题,而是整个概念的错误问题。三是对有些概念缺少归纳,教条化地“遵纲循本”,不善于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从整体上提纯,形不成完整的印象。如解释“工作要点”这一名词时,很多考生无从下手,不知怎样回答,原因是教材上没有直观的概念解释,只是答了“要”字体现在三个方面,考生要答完整这一概念,必须自己加以归纳,可作如下解释:“工作要点是以简明的文字,扼要地反映某一单位一定时期内的工作及计划的主要之点时使用的文种,其‘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内容是工作的主要方面,不兼顾各个方面;内容是重要之点,不照顾一般;内容十分扼要,分条列项,一般不讲具体作法,这样答就完整准确了。类似工作要点的概念还有很多,如市场猜测报告、招标书、投标书、公函、应用文、提案等。要使答题时不出现这种偏差,一是要求自学应考者在复习、答题时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概念的全面性,自始至终提醒自己,答题时要全面周到,防止出现挂一漏万现象;二是要善于弄清文种之间细微的差别,在相互比较之中把握概念,在共性中求个性,既不能忽视每一条题目的共通之处,更要重视文种与文种、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细微的差别。
4、随意遣词,语焉不明
与基础写作一样,应用文体的写作十分注重选词炼句,而且应用文体用词造句的重要性要比基础写作更加明显,假如说基础写作中用词造句不准确,只是形成语意模糊、内容不清的结果,应用写作则可能会因为用词造句不恰当而导致性质程度的变化,造成可怕的经济或社会后果。
在应用文写作试卷中,考生语言运用上出现的问题比较明显,有时会形成矛盾或对立的结果。
应用文体的语言有自身的非凡要求,如稳定性、庄重性、明快性等,而且其自身的语体要求比较明显,如同样是表现不答应的意思,“不得”、“不准”、“严禁”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语气的轻重也不相同,为了表示相应
公文的严厉性和权威性,必须将它们细加区分。同时,应用文体的语言要考虑到文体、文体的服务对象、含义等的多重影响,要使语言所表达的意思面面俱到、不留漏洞。如有些自考生在写作关于加强校园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