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为了提高利用率和多用途,多数设施移动看台(练习与比赛协调)或升降式挂幕(分隔空间)。
③注重建筑风格,高科技化和文化色彩。
如意大利——古战船型(中世纪“海盗”精神)。
德国—新型顶篷材料,可代替电源采光。
意大利——用纤维白板代替水泥顶盖(轻、诤)。
淘汰塑胶跑道〔老化、异味),改用新型合成材料。
2、体育场馆的投资。
①首都公共场馆以政府投资为主,中心政府总体规划,地方政策分级投资(为辅),而各大区、州、市则正好相反。它主要用于比赛和练习。镇一级由它与上一级共同投资,国奥会负责设施标准。
②私有场馆由社区,私人投资,政府负责规划及资助或补偿(西班牙:20,德、意,土地优惠或无偿使用)。规模一般较小,只解决俱乐部、社区锻炼而不作比赛用。
③公私并举。
3、体育场馆的治理
①原则:谁投资、谁治理。
②方式:
a.产权与经营权合一(市政府管,类似我国事业型,也有大锅饭现象)。
b.产权与经营权分离(产权由市政局管,经营权由市政局以契约形式(4—10年)委托给治理公司或社团治理。效益好,多用,上门票收入的5—10%。对维修、开放时间、价格规定较细,如西班牙要求天天14小时,上午9时前面向社区,9—13时为学校使用,13—17时面向社区,17时后为运动员练习用(免费),其它均收费。
4、体育场馆的经营
①经营者负责维修及治理。
②练习、比赛单位以契约方式租赁场地(以小时为计费单位),不养运动队。
③俱乐部演变成企业,把体育场馆变成以比赛为基础的买卖的场所,兼做广告、电视转播,收入提成。
④附属设施搞成快餐、咖啡、小买部。收场地费,商业文艺演出收入为比赛收入的4—5倍。
⑤职工那是工程技术和经营治理人员,治理班子精干。
5、经验
①强调体育是公益事业,不单纯赢利(即使是足球,仅巴塞罗那和皇家马德里两家略有盈利),一般靠政府优惠。
②政府对场馆总体规划、布局、技术标准调控。
③产权、经营权、使用权分离,责、权、利和义务关系确。
④以体为本,利用有形资产开发无形资源,在市场、广告、赞助体育专利产品上做文章。中型小场馆以建立各种俱乐部主。
⑤加强法制建设。人员不多却井井有条,要害是制度和法规。
(摘自《体育工作情况》1996年615期)一九九六年六月
参考文献
1、张汝东:体育设施建设指南,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
2、北京市建筑设计院:体育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4.
3、李恭慰:体育建筑照明设计手册,原子能出版社.1993.3.
4、体育治理学,武汉体育学院,1984.
5、倪国荣:水电建设项目实施各阶段的投奇控制,水利水电建设1993年第4期.
6、1995年全国县级体育工作会议议论文集,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体育场地建设与治理方法》,欢迎阅读体育场地建设与治理方法。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