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交流和不同文化的交流谁也无法阻拦。也许你会说,我不买日本货,却可以买美国货。但是既然今天你可以用爱国的名义抵制日货,明天自然也可以用爱国的名义抵制美国货。对世界上哪个国家有意见,就可以用爱国的名义抵制那个国家的货物,其结果就只能使我国倒退到闭关锁国的时代。历史上,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在中国侵略,清政府就采取过闭关锁国的政策,这是最简单、最直接、最不动脑筋的办法。
17.理性看待中日关系勿蹈极端片面之覆辙
摘要:我国和亚洲人民目前要反的不是日本企业,不是日本人民,也不是日本文化、日本的产品、日本的技术、日本的资金,要反的是日本右翼势力及其政策。假如将反对日本右翼简化为“反日”,正好为日本右翼所用,进一步煽动日本国民的反华情绪,使他们的右翼政策有植根之处。中日之间的共同利益,又是再明显不过的。中日之间贸易联系紧密,中国假如抵制日货,日本也会抵制中国货,结果是两败俱伤。
18.日本认罪为什么这么难?
摘要:
(一)从历史根源分析
日本与德国迥然不同。德国地处欧洲中心,除自身独特性之外,它更主要的是欧洲文明乃至整个西方文明的组成部分,而且在科学、哲学、文学、音乐等领域做出过影响人类发展进程的贡献。所以,尽管德意志民族的种族优越感和传统政治中的专制主义成分滋生了法西斯主义,但是更为源远流长的是和欧洲文明相一致的自由、理性、科学精神。这是否定法西斯主义深厚的思想资源和强有力的武器,也是德国人民引以为自豪的光荣传统。他们可以把希特勒的德国当作历史的岔道,而曾经拥戴他,却未能阻止他,是德国人犯的严重错误,也是耻辱。承认了错误,洗刷了耻辱,回到正道上来,历史照样辉煌;汇入欧洲共同发展的潮流,前途大有希望。
(二)国际社会的熟悉和态度比较
战后半世纪以来,以西方为主的国际舆论对待德、日侵略历史的态度迥然不同。试设想,假如德国出现对反犹“大屠杀”的罪行质疑的说法,假如德国教科书里出现美化纳粹、为德国侵略辩护的内容,会在世界引起怎样的反响和声讨?对比之下,日本右派、政客,甚至在职高官,却一再发出关于日本侵略的奇谈怪论,甚至公然在大阪的和平大厦举行否定南京大屠杀的活动,而抗议的只有中国人和海外华人,战时的法西斯“盟友”竟然都作壁上观;西方传媒对此事也大多漠不关心,一笔带过,或干脆保持沉默。
19.中国今天应该有怎样的“愤日”大格局
摘要:考虑到日本国内的现状,在小泉内阁任期时,日本对历史问题的熟悉仍将是不如人意的,因此,中
日间的外交分歧将是长期存在的。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能否妥善处理好历史遗留问题,对亚洲的发展和安定和平意义重大。中国百姓在“愤日”问题上一定要构建一个大格局。
网民对评论文章的部分回帖
1.支持政府的决定,我们不能被一些别有专心的势力利用。
2.这些人的爱国热情是值得肯定的,相信我们的政府一定会正确处理中日关系,给民众一个满足的答复。
3.希望大家把这种爱国主义热情转变为在工作中的动力和激情,只有我们经济发展了,才能提高我们的综合竞争力。
4.韬光养晦,我们现在的一切外交政策都是为我们的稳定服务,为我们国家的发展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国家环境。
5.国货当自强,我们应该更加支持我们的民族品牌,从根本上抵制日本的经济。
6.现在很多人呼吁中日断交,这是不理智的,更是不聪明的做法,现在中日关系紧密联系,假如中日关系处理不好,不仅仅是对日本的沉重打击,对中国的经济同样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7.中方重视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