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创新、集成创新,突出抓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强化人才强省战略。
五、要在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保障和对外开放上实现突破。一是以产权多元化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二是以落实政策为重点,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三是以推进公共财政体系为重点,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四是以完善核准制、备案制和规范政府投资治理为重点,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五是以完善市场功能为重点,积极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六是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重点,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融入环渤海经济圈。
六、要在推进资源
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上实现突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生态产业,促进资源循环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努力实现废气物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把更快更好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定位在促进本省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上,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把经济建设真正转到注重提高质量、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道路上来,努力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打造绿色**,建设生态强省。
七、要在全面实施“一线两厢”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上实现突破。“一线”地区要充分发挥城市发展基础和条件的比较优势,加快构筑以石家庄和唐山为龙头的网络型城市空间结构,沿复合交通轴线扩张城市带,壮大区域中心城市,培育“环京津、环省会、环渤海”城镇密集区;“南厢”地区要充分发挥交通和特色产业集聚优势,加快建设以邯郸和沧州为龙头的点轴型城市空间结构;“北厢”地区要充分发挥通道、矿产和旅游资源优势,加速构建以张家口和承德为中心的据点式城市空间结构。抓住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建设的机遇,加强与天津沿海产业的协作与对接,以三大港口为依托,加快培育和构建北部以唐山港港城、南部以沧州港港城为增长极,以沿海县城、建制镇为基础的城镇发展带。
八、要在推进和谐**建设上实现突破。一是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所有制的中小企业,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促进多种形式就业。二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三是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强调注重社会公平,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四是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认真解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业等困难和问题,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省委党校教授徐慈贤)
切实解决好农民工问题
一是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通过经济政策规范企业资方对待劳动者的行为。二是成立农民工组织。人大和政府应该加快立法,保障农民工和农民工组织的合法权益。工会、劳动部门要加强对农民工的组织、治理和服务,扭转农民工弱势地位。三是完善保障体系。取消对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从体制、机制和政策上保证农民工平等的待遇。同时完善和推进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非凡是“三险一金”。四是丰富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改善其缺少精神文化生活的状况。
培育新型农民应做到三个优先
一是优先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育城市型农民。必须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