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兴讲话怎样选好话题
即兴讲话是领导者的一项基本工作。领导者出席座谈会、讨论会、协调会、工作会,参加一些礼仪活动,外出参观学习,下基层检查指导工作,接待群众来访,经常要作即兴讲话。即兴讲话没有现成的稿子,来不及认真准备,容不得深思熟虑,全*现场思索和临场发挥。且“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不容修改和掩饰。因此,即兴讲话是对一个领导者心理素质、应变能力、说话水平、文化修养等综合能力的考验。由于即兴讲话具有突然性、临时性和不确定性,所以不少人畏之如虎。美国有心理学家曾在3000人当中做过心理测验:“你最担心的是什么?”答案很多:死亡、失明、丧失亲人、疾病……令人吃惊的是40%的人认为最令人担心也是最令人痛苦的是在大庭广众之中即兴讲话。
即便如此,即兴讲话作为领导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讲话形式并非高深莫测,其自身有一定的技巧和规律可循。在讲话之前打好腹稿,就会胸有成竹,顺利完成发言。即兴讲话选好切入点、选择好话题十分重要,恰当的话题是即兴讲话成功的基石。选择合适的话题,一般要遵循以下几条:
一是选择与会议主题相关而又符合语言环境的话题。
任何会议和活动都有自己的主题,即兴讲话首先要紧扣这个主题,否则就会跑题,干扰会议方向。同时,讲话除了应景之外,还要应人,即要根据听众的职业特点、文化程度、思想水平、性别年龄、处境心情确定话题。
在文物收藏家邓老先生(曾向全国多所重点大学和省市级博物馆捐赠文物1300多件)的一次生日祝寿会上,一位领导代表受赠单位同时作为老先生的朋友作了即兴讲话:
今天我要送给邓先生两句话:“大德必寿(出自《礼记•中庸》),美意延年(出自《荀子•致士》)。”意思是说有高尚品德的人会得到长寿,心情愉快就能延年益寿。养生不仅仅是一种健身手段,更是一种人生哲学。邓先生平时自称是“五乐老人”,即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与众同乐、苦中寻乐。我要说,你的“五乐”应当加上一乐——为善最乐,你是六乐老人!
这段发言,考虑到在座的来宾多是文化界人士,有很多文物鉴藏家、教授学者,故引用文言古语,彰显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既切合了寿宴的主题——祝寿,而且又能跳出诸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俗套,符合语言环境,应景又应人,一番话说得老寿星心花怒放,后来还亲自登门致谢。
二是选择能吸引和打动听众的话题。
讲话是让人听的,讲的效果如何,关键是看听众的反映。听众的反映是衡量讲话是否成功的标准。因此,选择话题要考虑听众是否关心,是否愿意听。如果听众对此不感兴趣,即使你津津乐道,讲得口干舌燥,也没人听。即兴讲话要尽量选择那些与听众关系密切、听众熟悉、能给人启发的内容作为话题。吸引人的话题,也并非一定是奇闻轶事或深奥的哲理。
曾经有一位退了休的老领导,在一次座谈会中讲了这样一段话:
趁这次相聚的机会,我想提出十六个字,与大家共勉。这十六个字是:养心健体,继续学习,保持晚节,发挥余热。……保持晚节,就是在老年阶段仍要重视气节、保持气节。有气节,就能坚持正义,不为恶势力所屈服。清末民初的林琴南说过:“为人重晚节,行文看结穴。”晚节不保,是一个人最大的悲哀。要保持晚节,就要防止精神缺钙症,要培养无畏的精神。但对无畏要具体分析,有的人是无私无畏,有的人是无知无畏,有的人是无耻无畏!我们应该培养无私无畏精神,克服无知无畏,反对无耻无畏……
这段话讲得比较长,其中最能打动人、最能给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