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有效实施的政策,为政府秘书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创造长期性动态管理的环境和条件。建章立法中,应结合依法治国,加快政府秘书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的立法步伐,强化和健全有关法律规章体系的意识。主要政策法规有:人才资源开发的资本投入,人才资源的科学发掘、任用,人才的教育与培训,人才的评价考核体系,人才的激励与保护,人才的配置与流动,人才的社会保障机制等。
三、营造政府秘书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的系统氛围。政府秘书整体性人才资源是一个多门类、多层次、多维性系统,因此其开发过程必定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它不仅要求人事行政管理各项业务间的彼此互动,而且要求着重考虑政府秘书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过程中,应统筹兼顾,纳入开发的"一盘棋"中,切忌顾此失彼。其中政府秘书管理人才应主要包括行政秘书、业务行政秘书、人民团体行政秘书、专业技术秘书、行政事务秘书等。
四、营造构建政府秘书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有效管理机制的氛围。机制是政府秘书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正如《1996--2010年全国人力资源的开发规划纲要》中指出的"在开发内容上,包括人才的培养和评价、选拔和使用、配置和调控、激励和保障等一整套开发机制"。有的学者指出,在决定企业发展和成长的五个"m"(money货币、men人、market市场、manager经营管理者或企业家、mechanism机制)中,经营管理者或企业家当然是最重要的要素,但决定企业家健康成长的机制、制度更为重要,它是约束、激励企业家成长的前提条件。因此,在政府秘书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的管理过程中,必须建立"六大机制":一是教育培训机制;二是竞争择优机制;三是分配和激励机制;四是考核机制;五是评价机制;六是政府秘书管理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机制。
五、营造继续教育是推动政府秘书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重要途径的氛围。政府秘书管理人才的继续教育是指对知识和技能的更新、拓展、提高和完善高素质结构的训练方式。它是推动政府秘书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和进行动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其主要环节。政府秘书管理人才的继续教育应紧紧围绕跨世纪实现生产者兴国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而展开,要真正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要真正提高加入世纪贸易组织后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要真正产生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支撑作用,并提高经济和科技的含金量及其综合国力。
六、营造政府秘书的"第二次人才"资源开发的氛围。所谓第二次人才资源是指政府秘书整体性人力资源的群体、个人中,已为政府和社会作出业绩、贡献,因达到规定退休年龄而退出工作岗位,但仍具有较强的为政府和社会服务技能的秘书管理人才。对政府秘书的第二次人才资源开发有着特定的目的、特征、原则、途径和方法。其主要目的,围绕经济体制改革中人事行政管理适应"两个转变",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人力资源有效过渡而出现的对各种人才的必然需求。其特性,乃是为了推动政府秘书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进程,并满足政府政策的延续性,把仍具备为政府和社会服务的经验、知识、技能,并愿意再次工作的秘书管理人才再次利用。其原则,主要有四:一是遵循社会需求与个人自愿结合的原则;二是遵循解决好第二次人才开发与社会就业压力矛盾的原则;三是遵循面向社会而不是针对个人原则;四是遵循一专与多能结合的原则。其有效途径有四:一是以人事行政部门牵头进行政府秘书第二次人才资源开发的途径;二是以政府老龄委、老干部处等途径;三是以社会民间团体,如退休教协、科协、工作等为途径;四是以政府老年人群体或个人为途径。其方法有四:一是组织其著书立说的方法,可将其秘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