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公文处理 >> 写作高手 >> 正文
公文写作方法概述

工作新成绩、新成果向上级汇报的“喜报”;对本单位工作失误和重大责任问题向上级汇报的“检讨”;对本机关召开重要会议情况向上级汇报的“提纲”等多种类型。

工作汇报一般都应当写得简明扼要,概括地讲清主要情况和问题,使上级领导机关对问题有及时的了解即可,至于具体详情和经验教训,可采用专题总结、调查报告、检查报告等形式另行处理。


2.写作要点:

工作汇报由标题、正文两部分构成:

(1)标题和题下标示

工作汇报的标题应包括发文机关(工作汇报的法定作者)、发文事由和文种类别(报告),且标题中的这三要素一般不宜省略。题下标示用来标明文件制发日期。

(2)正文

工作汇报的正文,通常由三方面的内容组成:

第一方面为概括说明和引导语,即对要汇报的问题是属于上级交办的,还是重大责任事件或工作进展情况作最简括的说明,然后加“现将情况报告如下”等语引入正文主体部分。也有的工作汇报省去这种概括说明和引导语,还有的在正文开始前顶格写明“受文单位”。

第二方面的内容是正文的主体部分,要针对工作汇报的性质叙述事实、分析原因以及本单位采取的相应措施。叙述事实时要写明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梗概,分析原因要准确,说明本单位的借施要实事求是。

第三方面属结尾语,常针对汇报的内容简要提出自己的具体要求,属“喜报”的请求给有关人员嘉奖;属教训的要求给予处分,并以“以上报告是否妥当,请批示”“特此报告”之类用语结束正文。

工作汇报的写作,最主要的是要实事求是,不夸张,不谎报,叙述简明清晰。


3.例文


铁道部关于193次旅客快车发生重大颠履事故的报告

19××年6月10日

 

5月28日16时08分,由济南开往佳木斯的193次旅客快车,行驶至沈山线锦州铁路局管内的兴隆店车站(距沈阳43公里)时,发生颠履重大事故,造成3名旅客死亡,143名族客和4名列车乘务人员受伤,报废机车1台、客车4辆、守车1辆,损坏机车1台、客车5辆、货车1辆和部分线路、道岔等设备,沈山下行正线中断运输近20小时,直接经济损失达170余万元。

事故发生后,东北铁路办事处和锦州、沈阳铁路局负责同志立即随救援列车或救护车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抢救、抢修工作。当地驻军、地方党政领导同志和部分社员、学生也投入抢救工作。辽宁省、沈阳市的领导同志及沈阳军区、辽宁省军区有关负责同志先后赶到现场,组织抢救伤员,疏运旅客。我部李克非副部长率安监室和运输、机务、车辆、工务、电务、公安各局负责同志也于当日连夜赶赴现场,指挥抢修工作,调查分析事故原因,慰问伤员,并对省市党政领导和部队表示感谢。在省市的领导和驻军的大力支持下,伤员的抢救和治疗工作安排得比较周密,受伤的旅客和列车乘务人员,除少数送入就近的新民县医院抢救外,其余的均由沈阳市和军队、铁路医疗部门派车接到沈阳,及时得到了抢救和治疗。

经调查分析,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锦州铁路局大虎山工务段兴隆店养路工区工人在该处做无缝线路补修作业时,违反劳动纪律和操作规程,将起道机立放在钢轨内侧,擅离岗位,到附近的道口看守房去不棍,当193次快车通过时,撞上起道机,引起列车脱轨颠履事故。

这次事故是发生在旅客列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大学生创业计划书写作指南
       创业计划书写作步骤
       年终述职报告写作导航
       美化简历写作技巧
       简历处理细节
       优秀求职信九条戒律
       简历写作避雷技巧
       一份成功简历九点注意
       讲话发言稿必知基本要求
       调研报告写作经验
     
    最新德育总结2
    促进质量振兴工作方案
    物业局发展物业经营计划
    公文概论呈请性公文议案及范例
    妇联六一儿童节活动策划方案
    开展创先争优表彰会主持词
    房产管理局总结及重点安排
    民政局发展政务服务考察报告
    交通局文明建设演讲
    清明节作文清明祭扫
    英语写作四十二天学会英语模
    英语写作四十二天学会英语模
    英语写作四十二天学会英语模
    英语写作四十二天学会英语模
    英语写作四十二天学会英语模
    英语写作四十二天学会英语模
    英语写作四十二天学会英语模
    英语写作三十五个经典英语句
    英语写作必背200句4
    英语写作必背200句3
    写作高手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