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事引入法。(略,见上一篇博文)
2.摆现象,分析问题。
【例】据说,成年人图书中的图文书比例正在不断攀升,成年人阅读已进入了一个读图时代。
当时间性的艺术在成年人那里也需要图解,变为平面性的形象之时,人类的审美能力
无疑要打个问号了。不甘人后的王朔就曾说过要把自己的旧作改编成所谓“现代新派连环画”,很快即将面世;听说,海岩的《玉观音》也正在改编之中。(2005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读图时代的忧虑》)
——直接摆出某些社会现象+分析问题,照应题目,说明“读图时代的忧虑”是什么,即提出中心论点。
3.引述新闻时事法。
【例】据新闻媒体报道,去年由于持续高温,某省公园里的一只骆驼热死了。
乍一听说,不可思议。素有“沙漠之舟”美名的骆驼以耐劳耐高温著称,怎么会因热而死?仔细一想,这是出乎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骆驼之悲,源于安乐;骆驼之悲,止于忧劳。编者下水文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引新闻+议论+引出中心论点。
4.叙述身边见闻或亲历的故事。
【例】这是一个浮躁却美丽的年代,我们哼着光良的歌在海边大声的许愿,我们手牵着手在草地上大叫“可以陪你这样活着真好”。流行音乐、电视剧、小说以铺天盖地之势将我们紧紧包裹住。虽然偶尔生出一丝迷乱,偶尔有些彷徨,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于真善美的认知。不可否认,这是一个流行文化与经典同行的年代,当流行的美成为一种时尚,它非但不会撼动经典的地位,反而可能孕育出新的经典。(2005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美丽的流行,永恒的经典》)
——叙述身边或亲历的事+议论,引出中心论点。
【说明】叙事写人目的在于摆现象或举例引出论题或中心论点,所以只能几笔完成。
(七)诠释法。——解释题意,钩玄提要。
【例】何谓“勤”?
“勤”就是勤用眼,勤用心,勤用脑,勤动口,勤动手,勤动脚。《说勤》
——设问+排比,解释题意,提示全文论述内容。
(八)说文解字。说文解字。
——会意象形,趣解字义。
【例】古人造字,喻形寓意。何为“安”?室中有女即为“安”。
女子,柔软如水的人儿,在古时,地位是如此卑微,终日闭户不出,夙兴夜寐,或织布纺纱,或煮饭浆衣。室有女子,阖家平安——女子,也应为一家之顶梁。
可这世上又有多少流言毁谤女子!什么“红颜祸水”,什么“红颜薄命”,似乎所有罪恶、苦难加诸女人都那么理所当然。(2005年高考北京优秀作文《说“安”——女子与“安”》)
——说文解字+比喻+议论+照应题目+引出对方错误观点。
(九)反常法。——出人意料,合乎情理。
“从谏如流”常被用来形容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古语云;“古之贤君,其从谏也,犹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由此可见,古人对此是非常推崇的。波兰的谚语也说:“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至此,我们是否可以下个结论:从谏如流,多多益善,听从一切的谏议?
否也,我认为。因为塞纳克说:“相信—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但丁也斩钉截铁地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既然这么多的古训,名人的说法都莫衷一是,所以我认为:最好给“从谏如流”上把锁。这不仅符合唯物主义的要辩证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