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手段,营造和谐的执法环境
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任务,*工商所以服务发展为立足点,积极摒弃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与监管模式,用创新的观念、创新的思维谋划和开展工作,推出了“三项新举措”。一是以和谐监管为前提,推行了行政提醒提示制度。针对工商所日常监管工作中涉及到的、有可能实施行政处罚措施的八个方面的内容,设计制作并向各类市场主体发放《行政提示单》*余份,从市场主体的经营资格、商标、广告、合同、建立“一票通”台帐、经营商品质量及其具体解释说明等方面进行了温馨提示,使各类市场主体有效地避免了因对法律法规不熟悉或内部工作疏忽造成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二是以服务发展为主导,推行了“首违引导免罚制”。对首次轻微违法者实行教育引导,免予行政处罚,限定整改时限,定期检查。三是以人性化执法为基础,引入了“说、劝、引、商、帮”等柔性执法措施。在执法中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耐心做好解释和思想政治工作,增进与执法对象的沟通、理解,杜绝简单粗暴的执法方式,使行政管理不再局限于收、批、查、扣、罚等刚性措施,避免激发矛盾。这种创新式的行政执法理念拓宽了工商机关监管的思路和空间,解决了以往刚性措施难以解决的问题,有效发挥了监管职能,提高了执法效率。
三、拓宽服务领域,提高办事效率,营造和谐的服务环境
该所始终坚持“经济兴则社会兴,社会兴则工商兴”的监管理念,以优良严谨的工作作风、热情高效的服务措施,大力营造和谐氛围,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一是落实了便民措施。严格规范各项便民配套设施,实现零距离、人性化办公。开辟了“绿色通道”,深化政务公开,完善各类办事指南,让群众一看就懂、一问便明、一查便知,一办就成,不走“弯路”。二是提升了行政效能。深入推行限时办结制,认真落实首办负责制,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做到“咨询服务一口清、发放资料一手清、受理审查一次清”,实现了“资料齐全马上办、资料不全指导办、紧急项目加班办、特殊项目跟踪办”的服务承诺。三是提高了服务层次。立足工作实际,制定了服务“三农”的具体措施,大力引导和扶持农村经纪人和农业经济合作社组织,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实施商标战略,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为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和谐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今年一季度,全所新注册个体工商户*户,各类企业*户,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户,分别比上年同比增长*%、*%、*%,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
四、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效能,营造和谐的市场环境
强化服务职能并不意味削弱监管职能。该所积极探索和推行和谐监管、人性化执法的新思路、新举措,教育和引导执法人员从思想观念和工作实践上实现了“两个转变”,即从“权力工商”向“服务工商”转变,从“单纯职能监管”向“和谐服务监管”转变,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和谐发展。一是加强了食品市场监督和治理。积极推行了食品市场准入制、退货下架制,全面落实“一票通”台帐制,强化市场巡查,努力实现监管关口前移,营造诚信、安全、放心的食品市场环境。二是加强了日常监管和巡查。变突击性、专项性检查为日常巡查,依法严厉打击无照经营、不正当竞争、欺行霸市、商业欺诈、商业贿赂、损害消费者利益等各类违法违章行为,达到了打击非法、保护合法、促进和谐的良好效果。三是加强商标、广告、合同等领域违法侵权案件的查处,切实维护商标、广告、合同市场秩序。四是加强了对消费警示的公示和发布。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及时发布消费警示,认真处理消费者投诉,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在各类案件的处理上,正确把握监督与服务的合理尺度,坚持处罚与引导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