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才使大量的矛盾题目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预防了大量的群体性上访。20*年1月12日下午,扶罗镇扶罗村等4个村的100多名群众为乡村公路征地补偿题目,用木材、水泥电杆、石头等物资强行堵塞公路,致使通往重晶石矿区的公路不能通行,四周的村民及矿车司机邀人预备强行推开堵塞物,双方互相争执,一场群众械斗一触即发。 村的信访员*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叫妻子向镇政府报告,自己则与四个村的领导及信访员共同做群众思想工作,稳定群众情绪,缓解双方矛盾,向群众说明必须由政府出面才能妥善解决题目,有效控制了事态发展。县委副书记张家茂同道带领相关部分负责人赶赴现场亲临指导后,也是利用基层信访员的群众上风,先由乡、村、组三级基层信访员出面做思想工作,疏散群众,后组织各方派代表到镇政府协商解决,终极预防了这起群体性事件扩大。
三、突出工作创新 狠抓查办落实
为了使信访工作这*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更加牢固,我们始终把创新作为工作的助力器。继推出信访工作首问制和信访公然承诺制后,我们针对信访积案较多、查办落实不力、群众经常重复上访的题目,又创造性地推出了重复信访案件会议交办制度,将信访部分排查出来的重复信访案件以及重要信访案件,以会议交办的形式要求相关单位在规定期限内办结,使群众停访息诉。2002年9月我们召开了第一次全县重复信访案件交办会议,共交办80个重复信访案件,会后,承办的18个乡镇、26个县直单位都迅速组织气力,深进实地调查取证,严格依法查办落实,这80个重复信访事项都基本得到了妥善处理,案件停访息诉率达到了80%。20*年,经县信访领导小组排查出来的重复信访案件仅剩13个,经过20*年9月的第二次全县重复信访案件交办会议交办后,这13个重复信访案件全部办结。步头降乡古巴溪村杨天普,在“大跌进”和“*”中,当时的生产大队以其有海外关系为由,两次没收其房屋共一栋半,致使杨天普全家没有房屋居住,几十年来一直寄人篱下,2个儿子长大后也只好到外地往“上门”,杨天普本人则过起了飘泊流浪的生活。杨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直要求退还其房屋或予以补偿,甚至致信中心、省、地(市)反映,但因属历史遗留题目,案情复杂,牵涉面广,一直未能落实。在20*年的交办会上,县委、县政府将此案作为一个重要案件交办。会后,县信访局立即与县民政局和步头降乡政府研究,决定将杨天普的住房题目纳进当年的民政安居工程,向市民政部分争取拨款2000元,县里配套2000元,由步头降乡政府负责组织气力帮助杨天普新建住房。20*年春节,杨天普住进了党委、政府为其建的新房,这一持续十余年的重复信访案件得到圆满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