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围绕提升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途径,立足比较上风做文章,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做大做强生态特色经济,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特色化的发展路子。
一、立足山区实际,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
*是一个山区市,地理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说。市委、市政府经过充分考察论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山区实际出发,提出“打生态牌,唱特色戏,全面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的构想,计划用五至十年的时间,彻底使*的“六山变绿、一水变清、三田变成现代化的生态产业科技园”,真正把*建成生态环境优美、生态产业完善、生态经济发达、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现代化生态型旅游城市。
首先,良好的生态上风是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的基础。*地理特点鲜明,生态环境优美,境内主要河流114条,大小山峰2500多座,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6.2%,高出全国均匀水平29个百分点,生态环境较为优越。特别是生态农业走在全国前列,被国家确定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水果第一市”、“中国苹果之都”和全国无公害苹果建设示范区。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生态资源、初具规模的生态产业和国家级的生态品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上风。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并利用这些资源,最大限度地将这些资源上风和比较上风转化为经济上风,不断增强全市经济整体实力,提升城市的品位和核心竞争力。
其次,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经济发展必须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充分考虑长远的综合利益,形成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的同一。实施“生态立市”战略,通过引进生态理念,转变经营和发展思路,能够从根本上促使资源开采由盲目无序化向公道有序化转变,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转化再生型转变,全面整治生态破坏,有效控制环境污染,最大限度地改善环境质量,实现资源公道开采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有机同一,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是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目前,生态产业、绿色产品以及环保型企业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用生态学来指导经济与社会、环境与资源的开发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目的就在于顺应宏观经济转型的趋势,在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建立一批知识、技术密集的高效、生态型产业化项目,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注进丰富生态内涵,促进产业不断优化升级。
二、确立新型农业生态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作为农业大市,推进“生态立市”战略,农业是基础,抓生态经济建设必须首先抓生态农业。对此,*市围绕全面提升农业层次和市场竞争力,确立了“主导产业多元化、多元产业生态化、生态发展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大力促进产业间的良性互动,形成了农业循环经济的新模式。工作中,突出抓了两大链条:
一是打造生物链,发展复合型产业,实现产业生态化。实践证实,发展生态经济必须打破高消耗、单一结构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资源,达到结构优化公道、系统生态平衡、资源永续利用,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前几年,由于过分依靠果业,产业单一的矛盾十分突出。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题目,主要是按照生物链的规律,发展果品、畜牧、菜菌三大主导产业,充分利用产业间的互补性,把三个主导产业连接为一个整体,形成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畜牧业产生的大量有机肥料,为果品和蔬菜无公害生产提供保障;果业每年产出四十多万吨果树废弃枝条,为菌菜发展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