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的任务,要抓的话,有些群众对立情绪很大。特别是现在的村民*意识较过往有了进一步增强,假如仍然用过往的行政命令式的做法,必然为激化矛盾,而必须通过耐心的说服教育。在群众的熟悉尚未进步的情况下,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因势利导地宣传党的政策,把党的号召,化作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尽可能使矛盾由大变小,由小变无。尤其是对村民集体上访的题目,既不能等,也不能压,更不能把矛盾交给上级党委政府往解决,必须想尽办法,积极化解。一般来说,大多数村民集体上访没有过激的要求,只是想把题目弄清楚,作为驻村指导员和村干部一定要耐心听,认真记,实事求是地作好解释工作。对于相对较复杂的题目,就要善于抓主要矛盾,把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也会迎刃而解。重点做好上访的组织者、鼓动者的工作,严厉认真,坚持原则,要靠政策说服,不能凭感情用事。
第六要统筹协调。作为一名驻村指导员,一方面,要时刻关注镇党委政府近期的工作动态,把握动向,认真领会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和目标,坚持在统筹兼顾中突出工作重点,努力吃透上情;另一方面,要深进基层扎扎实实地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基层群众的想法和要求,搞清楚基层的上风、弱点,把握具体的困难和题目,把上级的精神和基层的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从中找到基层工作的着力点。发挥好村级组织和村干部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作用,尤其是要发挥好村级组织的村民自治作用。要当好驻村指导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重点要在“二联”“三督”上做文章:
“二联”即联工商企业、联种养大户。在产业上,要联系好村内的每一家企业,每一户个体户,督促企业依法经营、做好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职工劳动和社会保障等工作。同时帮助企业制定发展规划,解决企业发展中碰到的实际题目,帮助办理技改投进、三外经济等有关手续的服务工作。在农业上,要支持“三农”、服务“三农”,联系好所驻村的种养大户,帮助解决种养技术题目,种养品种优化题目,土地流转题目,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发挥种养大户的示范带头人作用,帮助农民增加收进。赢得民心。
“三督”即督导、督促、督查。“督导”就是将上级和镇党委政府的政策、机关内“一办四中心”的工作宣传到村,落实到村,参与村级政策的研究制定,指导健全村级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督促”就是督促村干部把该帮助农户解决的题目及时解决好,把该办的实事及时办妥,把该落实的政策及时落实下往。“督查”就是督促村级“四权”“三公然”工作,做到内容规范,及时有序,记录齐全,督促村党组织“三会一课”和党日活动制度,严格执行村级治理、决策等制度,确保群众有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视权,做到公正、公平、公然。
第七要注重形象。要驻好村,自身建设也十分重要、有句话叫“打铁需要自身硬”。驻村指导员官职不大,责任重大,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时期肩负着崇高而光荣的特殊使命。但在纷繁复杂的农村社会和农村工作眼前,特别是解决“三农”题目、农民群众关注的热门难点题目等方面,就驻村指导员自身而言,还缺乏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手段,需要从实际出发,学文化、学技术、学法律等,以适应农村工作实际的需要,进步依法行政的水平和能力,从而减少农村矛盾纠纷,稳定农村社会。同时,作为一名驻村指导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党委政府的形象,其自身形象的好坏,不但会影响自己的工作,更会影响党委政府的整体形象。因此,要当好一名领导信任、群众拥护的驻村指导员,树好自身形象至关重要。要严格遵守驻村指导员“五必须”、“五不准”,“五必须”即必须实行党员“三先”制,即:大事党员先知道、要事党员先讨论、难事党员先行动;必须确保工作精力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