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家私营联营企业,428户专业大户,以他们为代表的约占15%的农户,个体素质较高,并较早捉住机会,己跳出农门,成为农村中有一定资产的富裕户,增收较快。但其他85%的农民中,文化层次明显偏低,相对缺少一定的致富方法、致富门路,因而这部分农民增收相对缓慢,大多是靠企业打工和山林、水田增加收进,致富的步伐缓慢。
二是企业用工要求高。原先乡镇企业对用工职员要求不是很高,大多农民能够在乡镇企业谋得一份职业。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企业的自动化程度的进步,众多企业生产设备和产品开发,都需要招用有文化、有技术的职员。这对一般缺乏文化的农民,特别是年龄较大的农民,要想依靠在企业就业增收,更是十分困难,导致农村闲散职员大量增加,搞赌博、迷信,邻里纠纷动拳头,上访*起劲头,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三是非农产业发展难,农民就业空间不大。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渐完善,和市场竞争的激烈,一些中小企业被不断淘汰,不少企业大量裁员,原在企业工作的农民大批回流;外来职工的流进,就我们*来说,全镇共有3718名外来职工,占企业用工的占39.8%,这大部分外来职员的到来,冲击着本地农民就业,以致农民就业困难,这就使劳动力本钱处于较低水平。农民就业空间相对缩小,给农民增收带来一定难度。
四是政府职能转变与农民要求的还不相适应。在农民致富过程中,我们的镇村干部在农民致富上存在熟悉上的偏颇,有着“农民的富裕是农民的自己的事”“弄得不好背包袄”的思想,而农民则期看政府为其出台导向政策、提供优质服务,使他们在增收上有方向,有目标。因此,政府职能转变的到位与否,镇村干部工作转变与否,是农民能否致富的一个因素。
刚才我讲到的是“现在农村什么样”,也就是今天要讲的第一个方面内容。农村天地广阔,要我们探索、研究、解决的题目很多,不仅仅是这些,其包涵的内容非常广泛。面对这样的形势,面对农村这么多的题目,在现在推行驻村指导员制度的新形势下,农村工作怎么做,驻村指导员应该怎么往做,这就是我下面要讲到的第二方面内容。
第二个方面:驻村指导员怎么做
驻村指导员,这是一个上联乡镇党委政府、下联村民百姓的重要角色,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其角色已明显区别于以往的联村干部。要胜任这一角色,我以为驻村指导员的能力一定要强于村干部,水平一定要高于村干部,形象一定要好于村干部。具体要从以下七个方面往努力:
第一要明确使命。驻村指导员编制在镇,工作在村。落脚点在村,着力点在民,是党委政府桥的纽带。作为驻村指导员要明确自己的责任使命,贴近群众,把群众呼声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把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第一追求,引导村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宣传贯彻落实农村政策法规,为群众解疑释惑,通过自己扎实的工作,较好地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原来联村由党委政府委派,联村工作的时间和精力都难以保证,平时即使下村,也是进村不进户,联村工作也不过是“送送通知、订订报纸、收收款子、拆拆屋子”,更多的是为了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工作做多做少,干好干坏,与联村干部关系不大。现在由于驻村指导员是专职驻村,精力要放在调查研究、熟悉村情民情上,工作从对上为主变对下为主。若再做不好工作,对组织、对群众、对村干部都不好交待。
第二要落实职责。从我们*镇的实际,我们把驻村指导员责职回纳为“四大员”,驻村指导员是“党务村务督导员、富民强村服务、农村纠纷调解员、政策法规宣传员”,当然也可以是“五大员”或“六大员”。但不管怎么规定,行政村工作的主体还是村级组织,作为驻村指导员,不能忽视了村干部主体作用。作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