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村委会主任是大家选出来的,总以为自己不如人家,说话底气不足,对村委会工作不敢管;二是个别村委干部以为村民自治就是一切由村委会说了算,公然向党支部要权,与党支部争印章、争财权。你开你的支部会,我开我的村委会,单独研究事情,导致治理上的混乱。三是片面理解党支部的领导作用,支部包揽一切,不留意发挥村委会的作用,对村委会的工作干预过多,造成支部工作代替了村委工作,村支书的意见决定,代替了支部、村委的集体决定。“两委会”之间“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致使干群关系紧张,党群关系疏远。往年上半年,我们在完成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后,原村干部的换岗和身份进行了转换,有些由一把手退到副职,有些则退出了村干部队伍,这些人中一部分心里有落差,多多少少影响了新村工作的开展。且原各村干部都有各自不同的工作方法和思维习惯,各有各的关系网,个别村的村干部搞帮派,闹不团结,工作开展难以同一。因此,作为我们基层一级党委抓党建的工作重心、工作方法都面临着新的转变,如何发挥新时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理顺“两委会”关系,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布满活力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需要我们往探索。
二是资产关系难协调。行政村规模调整后,对新村撤并前的打包资产处置,原各村债权债务的处置等,基本上是由新上任的村干部自行治理,自行协调,仍有“大村中存在小村”的现象,这有个别村干部思想作怪的原因。同时,各撤并村由于经济基础不同、资产多少不同,村村之间的资产得不到较好融合,整体资源上风也较难发挥。
三是干群关系难协调。行政村规模调整后,在农村一些村干部中,由于历史的原因,或者是个人方式方法的不当,确实存在着一些题目,造成了与群众之间的矛盾对立、关系紧张。特别是一部分村积累性矛盾突出,一些老大难题目不能在行政村规模调整磨合期得到有效解决,群众对村干部失往了信任,同时,村干部以为在某些题目上不能给群众一个有效解决题目的方法和满足的答复,怕开会、怕见群众,使之题目和矛盾越积越多,越来越复杂。这种现状,人为地造成了干群之间关系的紧张。
第二个难,就是作用发挥难。讲到作用发挥难,主要是“三个难”:
一是党员作用发挥难。有些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没有多少差别,在他们身上看不出一名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农村党员队伍中存在“思想退化、年龄老化、缺乏文化、观念淡化”等题目。一些党员党性观念、宗旨意识淡薄,不及时参加党组织活动,不愿做党组织安排的工作,考虑个人利益较多,重享受、轻奉献的思想呈上升趋势;部分党员混同于一般群众,精神空虚,参与赌博和小搞搞现象时有发生,有个别党员甚至煽动不明*的群众进行*或参与上访等。
二是村干部作用发挥难。有的村干部想着私事,干着家事,很少往考虑集体的事,有的发家致富办法未几,特别是在帮助农民增收上缺点子、缺引导,因而导致部分群众对村干部失往信任。
三是村民代表作用发挥难。村民代表是代表着党的领导意识、代表着村民的意识、以及当好代表的能力与参与村级事务治理有较大间隔。村民代表只要权力,不讲义务,错误地以为自己是村里的“尽对权力”,一切事务要村民代表说了算,抛开了党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既违反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原则和宗旨,也在党员群众中造成负面影响,村民代表的作用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第三个难,就是农民增收难。农村群众由于受到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影响,导致大部人在经济相对增长的社会环境下,增产不增收,甚至出现负增长情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自身素质不高,增收渠道狭窄。据我们*镇不完全统计,全镇共有37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