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发于情、出于自愿的行为;而许多道德情感又是在反复的道德实践中产生和巩固,一个人可能难以从理论层面清楚地理解什么是“善良”,但这并不影响他在生活中实践、形成善良的品格。在国防教育中做到“情”“行”互动,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品德内化。如在培养学生“爱军”的思想时,我们组织学员在部队营房里参观无比整洁的军人宿舍,在训练场上看看解放军整齐划一的正步走,听听吼声如雷的口号,再让学员亲自叠一叠“豆腐被”,踢一踢正步走,看一看、摸一摸现代化的武器,真实地体验一下做一名军人的酸甜苦辣,“爱军”的思想自然而然地扎根在孩子们的心里,许多学员都已把成为一名现代化的军人当作自己的理想。
3、在国防教育中做到“意”“行”互促,促进学生的品德内化。
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以坚强的意志平品质为保证,而意志品质主要是在困难环境中得以表现,在克服困难的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少年军校在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严寒酷暑加上严格艰苦的军事训练,腰酸背痛、磕磕碰碰是家常便饭,受伤、晕倒也是在所难免,学员们得到的意志磨练是在普通的学校教学活动中难以
得到的。细致严格的管理制度、一丝不苟地执行落实,学员们在军校的学习、生活中养成了守时、守纪、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习惯,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品格以及坚韧不拔的意志,改掉了平时怕苦怕累、贪图享乐等不良习气。许多家长反映他们的子女自从参加了少年军校以后,在家里变得勤快了,自理能力强了,身体也壮了。
(二)开展“一、二、三、四”活动,加强德育实效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少年军校的各项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国防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行为规范和能力培养为突破口,开展“一、二、三、四”活动(即培养一颗爱心、锻炼二种能力、感受三种体验、学习四个传统),加强德育实效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培养一颗爱心。现在的小学生从小受到的是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无私、不求回报的爱,缺少和同龄伙伴的生活与摩擦,不懂得去关心、帮助别人。为了培养小学生的爱心,军校除了军训外,还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让学员们在军校这个群体中受教育,在活动中去感受,在共同生活中去学习,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集体力量的伟大,懂得只有关心帮助别人,自己才能真正获得快乐的道理。如在去年的军事夏令营活动中,一个平时很喜欢仗着个子高大欺负同学的朱××学员不小心弄伤了腿,生活无法自理,那些平时受过欺负的同学不记前嫌,热情地安慰他、帮助他。事后,在与班主任老师的交流中,这位朱同学谈起这件事时显得十分感动,诚恳地表示今后一定要和每一位同学友好相处、互帮互助。
锻炼二种能力(交往能力和自理能力)。 培养学生的交往和自理能力是日常教育工作的常规内容,也是少年军校活动的重点。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不仅仅是智商的优劣,更多的是情商的高低,情商中重点的因素是与人交往,而现在的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的一大难点就是如何与人交往。少年军校活动中学生们同学、同玩、同训练,一起面对困难,一起解决矛盾,从而切实提高了学生们的交往能力。这些家庭里的“小太阳”、“小皇帝”、“小公主”们在家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能力差,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丢三落四是常有的事,少年军校中严格的规章制度、明确的内务要求,教官对学员生活习惯进行的定期检查,经常性的内务评比,这使每个学员的自理能力都有了锻炼的机会,大多数学员自理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感受三种体验(体验集体生活、体验成功喜悦、体验困难挫折)。 少年儿童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