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 *县工商局按照省、市工商局工作部署,立足实际,注重实效,通过围绕六大载体,加强六项建设,开创了党建工作的新局面,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协调、全面、快速发展。
一、围绕知识更新,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一是坚持例会学习制度不动摇。该局把每个星期五确定为“周五学习日”,由机关党办统一组织集中学习,实行现场点名考勤,凡迟到或者旷会者,一律公示,每次扣发个人奖金*元,扣减所在单位目标责任制分值*.*分。重点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时事政治,修改和新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总局、省、市局重大工作布署和领导讲话。二是坚持“五个一”活动不单调。该局以党组中心理论学习组为表率,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扎实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接受一次作风建设教育、读好一本党建书籍、记好一本读书笔记、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完成好一篇调研文章,积极倡导勤于学习、乐于学习和善于学习的良好风气。三是坚持学教结合、寓教于乐不呆板。为了增强学习的灵活性、多样性和针对性,他们多次组织机关干部职工观看了《赌之害》、《蜕变》、《走上被告席的大法官》等警示教育片,邀请党校讲师作有关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辅导课,组织机关干部到扶贫点感受忆苦思甜教育,使大家深受启发和教育。
二、围绕转变作风,加强服务型机关建设。该局按照“企业有求,工商先应;企业有难,工商先帮;企业有惑,工商先想;企业有急,工商先行”的要求,践行“在履职的每个环节都讲服务、在服务的每个环节都讲高效”的庄重承诺,竭尽所能的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一是在登记门槛上实行“六个放宽”。即放宽企业冠用省、市名限制;放宽投资人限制;放宽股东出资方式的限制;放宽经营范围核准限制;放宽企业集团注册资本限制;放宽企业住所和个体工商户经营场所限制。二是在前置许可上实行“三大变通”。即对返乡农民工从事小理发店、粮油店、米面加工厂经营的,可以凭据个人健康证明,直接核发营业执照;对从事食品行业的经营者,凭据临时《食品流通许可证》,就可以办理营业执照;对申请登记时提交住所、经营场所产权证明有困难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只要有房产管理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村民委员会出具的证明,工商部门即可受理注册登记。三是在登记环节上实行“一简三优”。即简化审批环节,继续推行“*登记模式”,一人审核事项必须达到*%以上;对于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大投资项目,需要登记的,一律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专人专件办理,优先提供指导,限时办结,材料一时不齐全的,也将跟踪服务,尽快办结;对于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经营户,由管段干部优先代理登记服务,办好后送照上门;对于申请办理省级名称登记的企业,优先开展网上远程核准服务。在登记费用上实行“两项减免”,即对于下岗职工就业再就业、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以及应届大学生、退伍军人、残疾人等自谋职业的,一律执行优惠政策,减免登记费、工本费。
三、围绕求真务实,加强效能型机关建设。一是探索绩效考核新办法。为改变过去以“收费”为主导的绩效考核方式,该局明确要求系统各单位全员岗位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应放在对干部职工完成登记注册、执法办案、市场监管、消保维权数量和质量的考评上,并将学习、考勤、着装、卫生、安全管理等纳入考核内容。同时出台激励政策,从现有每名在职干部职工的津补贴中,每月拿出部分金额作为绩效考核奖励资金,打破“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弊端。二是优化队伍结构。在整合机构的同时,根据队伍人员的年龄现状和工作能力,出台了《年龄偏大在职干部离职休养的指导意见》,规定男年满*周岁、女年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