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建立药品供应的竞争格局,使我县药品供应市场步入了质量、价格、服务竞争的良好环境。目前,在我县实行药品配送的企业主要有7家,其中县内医药批发企业4家,县外企业3家,药品配送100%到村。企业直配已发展为基层网点采购药品的主渠道,药品采购价格平均下降了5%。采购价格下降了,企业服务热情了,药品质量提高了。
三、加大对乡村医疗机构在药房改造和药品管理方面的监管力度。
针对全县村级医疗机构用药用械的实际情况,我局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农村药品“两网”建设,通过“四抓”(抓硬件、抓培训、抓制度、抓管理),做到“二个统一、三个必须、四个到位、五个上墙”(“二个统一”、即统一药品购销渠道、统一购进登记格式;“三个必须”、即用药必须有处方、购进必须有发票、入库必须要验收;“四个到位”,即人员到位、场所到位、设备设施到位、管理制度到位;“五个上墙”,即人员资格证上墙、管理制度上墙、药品有效期一览表上墙、药品价格定期公布上墙、举报投拆电话上墙),达到“三个放心”(药品质量放心、价格放心、服务放心)的目标。进一步改善了村级医疗机构的硬件条件、完善了管理制度、提高了服务质量、保证了药品质量、降低了药品价格。
到目前止,全县70%以上的医疗机构对药房进行了改造,改进了药房布局,增添了保障药品质量的设施,部分医疗机构对卫生室或诊所进行了重建;统一和规范了全县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质量管理制度,对基层医疗机构药品质量工作的指导更具体,要求更细化;对基层医疗机构实行药品分类管理,并执行了现场检查验收制度,对环境不符合、条件不达标进行了整改,使基层药房的面貌一新;组织了基层医疗机构药剂管理人员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药品管理的知识培训五期。深入开展“放心药店”、“放心药房”的评选活动,引导企业和医疗机构自觉守法,讲求诚信,从而规范了农村药品市场、确保广大农民群众用药的安全、方便、经济和有效。全县已进行规范管理的医疗机构有154家,占基层医疗机构总数的70.8%,参加培训283人,参训率99.1%,每村至少有一家医疗机构作为备案药品供应网点。
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全县基本实现了“村村有点”的目标,药品供应到村达到了100%,形成了“以医药批发企业药品直配为主、药品零售网点延伸为辅、村级医疗机构为补”的农村药品供应网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