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局通过强力推行建“三制”,集中培训重“三性”,能力争创抓“三促”,日常学习讲“三严”,着力探索干部能力建设新机制,有力提升了干部队伍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为推进工商转型夯实了人力基础。
一、强力推行,建立“三制”
一是建立目标管理制。针对队伍现状,明确提出了在职公务员*岁以下*年前必须全部大专以上学历。对凡取得本科学历的,予以对应奖励;结合省、市局“六能六会”目标,提出了今年机关干部不少于“四能”和基层人员不少“四会”目标。由各人结合岗位,拟定了以“四能”、“四会”目标落实时间、落实办法为主要内容的《目标承诺书》,使全员在能力建设上有抓手、有压力、有措施。
二是建立奖惩激励制。完善绩效考评制度,将干部学习培训、岗位技能、工作绩效以及能力提升的好坏、快慢,纳入绩效考评内容,量化考评,奖惩兑现。对凡在县、市、省工商系统统考获名次的、评为岗位能手的,分别对应给奖;对统考不及格的,责令补考,对所在单位负责人、当事人相应惩罚并通报批评,并记入单位责任目标考核、个人绩效考评中。县局还专门将综治先进单位奖、省文明单位奖等用于干部绩效奖惩基金,保证奖励兑现到位。
三是建立组织保障制。成立县局干部集中培训中心,网络市局“五项能手”、县局办案能手以及登记注册、法制等单位业务骨干约*人为师资力量,加强与上级领导、党校教员、司法律师等*人建立联系,邀请加入师资队伍;制定了干部培训教育规划大纲、《干部培训管理规定》以及课堂纪律、考试规则等制度,明确了培训课堂“五个不准”,即不准迟到早退、不准聊天、不准随意走动、不准吸烟、不准打电话的“五不准”规定。同时,将培训费用纳入年初经费预算,配齐配硬教学设施、设备,购置了培训专用笔记本电脑、投影仪和扫描仪等设备,保障教学。
二、集中培训,注重“三性”
一是“菜单”教学,增强针对性。按照因需施教、因人施教的路子,按照需要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因,筛选公文写作、网格化监管、*维权技能、执法办案、经济户口模块应用等内容,列出培训菜单,制定培训计划。发挥局域网优势,将多媒体教学内容打包邮发,供干部集中学、分散学、随时学、多次学,解决了工学矛盾,促进了培训高效。
二是分类施教,增强实效性。培训中,对一线人员,突出岗位技能。对中层干部,突出综合能力,着力提升宏观驾驭、科学决策、公共协调和业务指导等能力。今年以来,共组织一线人员培训*期,*人次参加;组织基层分局、股室负责人培训*期,*余人次参加。今年,重点针对办案业务,举办案件评析会*次*人参加、听证会*次*人旁听,提升了执法办案水平。
三是专业培训,增强适岗性。对执法办案岗位的,采取“一月一法一案一评”、“学、评、考”等方式,以案说法,以案学法,疑难解答,提升技能;对登记服务岗位的,着力培养进言献策、登记准入、职能服务三项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对消费维权岗位的,着力在提升处理大要消费案件、解决疑难消费纠纷、创新消费维权方式、增强维权社会协调等“四个能力”上下力培训,做到有的放矢。
三、能力争创,抓好“三促”
一是岗位练兵“促”。推行业务尖子主讲。由业务尖子结合专业知识制作教案,开展相同岗位培训。*月下旬,县局执法办案培训会上,市、县办案能手张绍文结合多年办案经验,就如何发现、挖掘案源,如何把握当前办案点等作了辅导讲课,参训人员启发很大。推行上挂锻炼。从基层选派人员轮流到公平交易、登记注册、消保等单位上挂锻炼,跟班作业,“一对一”辅导“帮学”,直到跟班考试合格为止。今年,有*名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