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窗口”信息快速互通。主要做法是通过外资企业出资台帐的建立,窗口把全县的欠资企业名单以函的形式及时抄告到十三个招商主体、县外经局等单位,并要求各招商主体协助做好外资企业欠资情况的调查,同时联合外经局实地走访招商主体,全面掌握各企业欠资的缘由,在规范外资企业出资管理上充分发挥了部门联席互动功能,实现了信息互通共享、齐抓共管。上半年,窗口共办理实收资本到位*户,其中外方认缴实际出资额为*.*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实收资本到位企业数增长了*.*%,外方认缴实际出资额增长了*.*%。
四是正式启动窗口排队叫号服务。*月*日,注册窗口正式启动排队叫号服务,办事群众根据“内资登记”、“外资登记”、“抵押登记”等不同的服务事项由系统按“先到先办理”的原则自动排号分配,取得号码后,未到号的群众可在休息区等候呼叫,在语音提醒和显示屏的提示下依次办事。经过排队管理系统的叫号服务功能,不仅使嘈杂的大厅变得轻松有序,更具人性化,还进一步规范了窗口服务流程,营造了办事大厅文明、和谐氛围。工商注册窗口的“叫号式”服务在*政府部门中尚属首次,受到了前来窗口办事群众的普遍欢迎。
四、载体助动,依托信息发布机制,实现窗口文化社会化运用。
一是编写*年度《外商投资经济主体信息报告》(简称《报告》)。今年*月*日,*县局专门组织召开了“外商投资经济主体信息报告发布会”,面向政府领导及全县*个部门、*个招商主体公开发布。《报告》专门针对全县外商投资经济主体总量、企业类型、行业、注册资本、经济区域、企业存续期、企业法定代表人、公司股东、注(吊)销、当前投资特点等十大内容通过信息报告形式进行了详细的回顾与梳理,并通过定量分析,变零散的数据为有效的信息,深入剖析运行现状与行业特点,当好党委政府的“经济参谋”,使政府及时了解到我县外商投资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同时,这项工作也得到市局领导的专门批示和肯定。
二是定期在地方媒体*日报*版上以《各类经济主体发展情况统计表》的形式,面向社会发布最新市场主体登记信息,内容主要涉及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外商投资企业的户数、注册资本(资)金的累计数、同比增减情况等,使社会公众能了解到我县外企、民企的基本动态发展情况,全面实现工商登记信息的社会化运用。
三是坚持每季度以《工商汇报》形式面向政府、招商主体汇报反馈工商登记信息,内容主要涉及外企、民企发展特点、变动趋势、注册资本到位、行业分布及国家有关登记注册方面的最新规定等。使政府及有关部门及时了解我县民(外)企、农民专业合作社及三产行业的发展、趋势、行业分布情况,为政府决策和市场监管提供参考,此项工作得到了分管县长的批示肯定。
通过窗口文化建设系列举措,进一步统一了工商注册窗口标识、细化了窗口功能设置、明确了注册窗口服务规范、严明了人员工作纪律、提高了窗口服务效能,努力实现阳光工商,效能工商。当然,窗口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创建工程,作为市局注册线的实践单位,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实现了三大转变:一是服务理念的转变,实现了从微笑服务到零距离服务到以“让更多的自然人成为市场主体”为服务宗旨的转变;二是审批制度的转变,通过不断创新服务举措,在原先的一审一核制基础上,推出了网上审批、远程登记预审、部门联审等审批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三是从工商小窗口到社会大窗口的转变,实现了工商原生性信息和再生性信息的社会化运用和发布机制,当然我们的工作与上级局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继续以先进的窗口文化理念引领窗口业务的提升,不断深化窗口文化内涵,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