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原因是该单位为了达到资质等级,按照工程预算书填写工程结算收入,工程竣工就计收入,实际钱没收回来,财务上还没有入帐。
6、收表人员和执法人员在工作中存在不到位的地方。
某服务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指标:上报数为1984千元,检查数为3023千元,瞒报1039千元,差错率为34.4%。这个单位差错额上百万,差错率也较大,但是该单位的统计人员没有在报表上签字,我们取证取的是一张非法报表,企业很可能在后期处理时否认报表是他们填的,给后期处理带来很大麻烦。
7、最后讲一个案例,各大新闻媒体都暴光了,就是王府饭店有限公司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案件,因为这个案子是市执法队查的,也开了听证,我们是对听证的过程有一些了解,双方争议的焦点在3个方面:1、参加年报培训会的回执和报表上盖的都是财务章2、参会的人员不是有限公司的人员,而是王府饭店的人3、法定代表人没有在经济普查报表上签字或盖人名章。这几方面的原因给后期处理带来很大的麻烦。所以在以后收审表时,不能光审指标,还要注意审核盖章的问题,签字的问题。
二、我区执法检查中存在的问题
1、全年350个单位的检查情况,上半年执法检查检查81个单位,7-8月份,参加市局集中执法检查共检查68个单位,8-10月份,区集中执法检查共检查201个单位,包括执法队\专业科室和街道检查的单位.
2、存在的问题:一是执法业务水平还不高。表现在街道统计人员独立开展执法检查的案卷质量达不到要求,专业科室的执法检查工作还停留在检查阶段.二是对基层单位的日常统计工作的培训和业务指导有待加强。三是文书制作初期存在很多不规范之处。如:询问笔录没有截止时间;调查取证计算过程不详细;证据材料上不写财务明细帐科目名称;取证不全,如纳税申报表应取1-12月份的,只取了1张12月份的,有的没取纳税申报表附表;机械套用讲课时的示范文本,现场笔录上写的检查的相关资料不是实际取证的资料,如现场笔录上写的是取自财务明细帐,而证据材料取的是利润分配表;询问不到位,没有询问重点指标或询问了,不写在询问笔录上,检查有差错的指标落早基本情况表里的,询问笔录里没有;现场笔录计算错误等等。由于前期我们对执法文书制作还比较生疏,运用不熟练,后期,经过我们几次培训和规范,这种现象已经明显减少了。
四、各街道和专业科室对基层单位培训时应该注意问题
按照统计法律法规和北京市统计局关于加强和规范2009年统计年报和2009年定期报表布置工作的通知要求布置年报工作.我们给大家印了一个标准的年报布置会工作流程,各街道和专业科室在对企业进行培训时要严格按流程操作:
1、通知所有符合参加年报标准的单位参加年报布置工作会,统一印发《关于召开2009年统计年报和2009年定期统计工作布置会的通知》,发送每一个单位;也就是强调参加年报布置会的单位要全,收上来的年报表要全,因为我们要与经济普查的单位有一个衔接。
2、要求被调查对象持《参会回执》参加工作布置会,参会时回收,参会单位填写的《参会回执》必须完整,并加盖本单位的公章,不能盖财务章。各街道和各专业要对《参会回执》进行录入,将软盘和《参会回执》一并交区统计局法制科;今年的《参会回执》我们用的是市统计局统一格式的回执,要求企业带着签了字、盖了章的《回执》来参会,盖的章必须是单位的公章。就是怕给我们的执法后期处理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防止败诉。
3、会标一律使用“2009年统计年报2009年定期报表工作布置会”;今年的布置会的一个鲜明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