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网络的优势,及时组织村干部对新的理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学习,促进他们对新形势、新问题的认知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四是组织实施学历培训,有针对性地及时将部分同志送到党校大专班进行系统学习,提升学历层次,20*年,我们选送17名在村工作的年轻同志参加了区委组织部举办的大专班学习,随后先后又有近10名年轻村干部参加了党校的学历培训,党校在课程安排上能紧密结合当前农村工作实际,使他们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在村级三个文明建设岗位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至目前,12个行政村中,已具有大专以上村干部24名,占村干部总数的25%,其中村党组织书记为大专学历的5人,占42%。
四、建章立制,加强管理
为加强村干部管理,切实改善村两委班子中存在的懒、散、庸、浮现象,全面提升村干素质,党工委出台了《村干部管理办法(试行)》,设立了村干部管理的三项制度:一是定期回报制度,即要求各行政村支部书记每月向园区、街道党政办公室上报月度工作计划。园区、街道每月末周一召开各村支部书记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回报例会,各村回报当月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及下月工作打算,强化效能监督;二是谈心谈话制度,即园区、街道党政领导每年至少联系村主要干部谈话两次,其他村干部谈话一次。对村干部思想、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提醒、及早解决,强化日常监督;三是激励考核制度,即每年由园区、街道组织部门对村干部进行一次年度考核,重点是考核工作实绩。年度考核采取个人述职、群众评议、个别座谈、组织考核的办法,确定村干部的考核等次,考核结果作为对村干部奖惩、提拔任用的依据。此外,园区街道还突出了村干部工作情况的日常考核,通过组织实施民主测评、班子成员谈话等方式,适时组织实施村级班子运转情况和班子成员履职情况的调研,帮助村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促进基层组织建设的不断增强。通过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的实施,促进了园区、街道村干部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有效地改善了干群关系,为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量化考核,落实待遇
围绕村干部“报酬工薪化、待遇保障化、工作职业化”的目标。20*年我们将村定职干部和其他干部的工资报酬组成确定为基本工资、考核奖励工资和贡献工资三个部分。
1、基本工资:村定职干部的基本工资由园区、街道按月发放,具体标准为村支部书记900元,村委会主任810元,村总帐会计765元;村其他干部由村考核发放。(分配比例为:村党组织书记100%,村委会主任90%,村会计辅导员85%,副书记、副主任75%-85%,两委委员60%-75%)
2、考核奖励工资:对各村的考核奖励,用设定的年报酬总额,减去基本工资后的剩余部分,作为考核奖励工资的基数,按最终考核得分(每分120元)进行奖励。考核奖励工资年终一次性发放,发放渠道均由村从集体经济积累资金中支付。
3、贡献工资:由招商引资奖;集体经济发展奖;项目建设服务工作、征地工作、拆迁安置工作奖三个单项奖组成。
与此同时明确了工资考核发放的基本原则:
1、村干部年工资报酬的增长必须坚持“两低于”的原则,即工资增长的总额低于集体经济积累增长的总额,工资增长的幅度低于集体经济积累增长的幅度。
2、设立村干部工资增长预警线。凡村干部“基本工资+考核奖励工资”的总额同比增幅超过50%的,以50%计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