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扎实有效地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努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民生工作成效显著
几年来,我镇共建设文明生态村11个,累计投入资金270万元,修建水泥路面9000延长米,石渣路30千米,村周边绿化植树3.3万株,建设文化活动场所11个,村内全部实现了绿化、硬化、美化、亮化的标准,村容村貌有了极大改观。近年来,镇村两级政府投资1000万元,积极引导群众安装自来水、修建沼气池,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关心的生活用水质量差和生活环境卫生差的问题,使群众的健康指数和居住环境有了保障。同时,通过广泛动员、积极宣传,引导全镇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取得明显效果,广大农民参合积极踊跃,参合率达到98.7%。另外,全镇42个行政村,已全部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或水泥路的目标,解决了群众行路难的问题。同时政府又多方筹措资金,帮助群众积极为农作物投保,使农民种上放心田,降低了自然灾害的风险,极大调动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
2、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环境。20*-20*年,共投资200万元,搬迁了*中心小学,新建镇初级中学教学楼一座,并更新了部分学校的教学设施,极大地改善了广大师生的教学环境,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了100%。
3、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上了新台阶
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我镇为我省奶牛养殖第一大镇,有“河北奶牛养殖第一镇”。镇委、镇政府高度注重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加大扶持奶牛养殖这一主导产业,加强引导,多方示范,强化服务,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通过发展养殖小区、改良奶牛品种、加强与国内知名乳品企业合作、培植奶业龙头企业、发展优质饲草饲料作物种植、狠抓防疫工作等方法,力促奶牛及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截止目前,全镇42个行政村,全部是奶牛养殖专业村,优质奶牛存栏达到27889头,建有养殖小区(场)54个,机械化挤奶厅90座,日产鲜奶300吨,境内拥有奶业龙头企业4家,在市场上打出了*自已的乳品品牌。为了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我镇通过优化环境、强化服务,积极有效地引导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强同辖区内及周边地区企业的联系,建立劳动就业信息网,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步伐,如以毛营、黄河等村为中心的木材收购、加工、运销,从业人员达500多人,已形成规模优势,产业优势,运销人员足迹遍布北半个中国。
2、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
“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全镇共投入资金5500多万元,新打机井400眼,配套500眼,增容3500kva,架设高低压线路36000米,增加水浇地面积5000亩,水利化程度达到98%,植树造林完成4000亩。谋划完成国家、省、市级土地整理开发项目5个,整理开发土地面积2.8万亩,总投资5012万元,完成了项目区内打井350眼,修渠5万米、加设高低压线路3万米、增容3000kva、修路22500千米等任务,并顺利通过验收,项目的实施很好的改善了我镇的农业生产条件,使我镇经济得到持续发展。
3、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
项目建设是发展的有利载体。我们立足于本地资源和区位优势,不断加大项目的谋划和实施力度,共谋划和实施了21个项目,其中工业项目17个,在原有项目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规模、增加投入,利税逐年增加;农业项目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