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以专项规划为引导,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以活动惠民为主线,文化活动蓬勃发展;以培育特色为核心,品牌建设持续深化;以有效监管为保障,文化市场有序稳定这几个方面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坚持规划引导、科学组织;坚持活动惠民、文化为民;坚持挖掘特色、培育品牌;坚持规范发展、繁荣发展等,具体材料请详见下文:
坚持文化惠民 着力改善农村文化民生
20*年,我区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紧紧围绕省委“创新创业”和市委、市政府建设“生活品质之城”的工作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八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以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行动为动力,以“创建体育强区、建设文化新区”为目标,以改善农村文化民生为重点,以文化惠民工程为抓手,坚持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发展,全区文化体育场地设施、品牌培育、队伍建设、文体活动和市场监管取得新成效。
一、以专项规划为引导,设施建设加快推进
坚持规划引导、科学组织,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和全民健身工程为抓手,着眼于“三个推进”,优化群众参与健身娱乐和文化活动的阵地设施环境,充分发挥基层文化建设(新农村)专项资金的带动作用,加快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区、街道(镇)、社区(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日益健全。注重科学组织,推进设施空间布局合理化。作为*市唯一的试点区(县),于20*年9月基本完成《*区文化体育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到2010年全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的总体目标、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明确了设施建设的数量、规模、档次等,使今后一段时期我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有了科学依据。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我区今后3年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工作举措及保障措施。注重辐射带动,推进重点文体项目建设科学化。庆春广场二期区文化中心主体工程全面竣工,并启用开放。区体育中心网球场按期全面竣工,体育场和运河(*段)一期健身休闲带序时推进,区级重点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注重功能提升,推进公共文化体育阵地网络化。全年新建文化示范达标工程7个、文化信息资源二级中心8个,创建省级“*明珠”1个、市级“*明珠”3个、市级文化示范单位6家。彭埠镇、四季青街道新建面积4000平方米左右的文体中心,全区1*个社区基本达到“四个一”要求(1个多功能的文体活动室,1个图书阅览室、1个阅报栏或宣传橱窗、1个室外休闲公园)。新建健身苑(点)64个、篮球场26处、乒乓球场30个、羽毛球场共10个,目前全区共有健身苑(点)292个,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65平方米。
二、以活动惠民为主线,文化活动蓬勃发展
坚持活动惠民、文化为民,着眼于抓好“三项活动”,注重群众参与,活动组织水平全面提升,各项文化体育活动深入开展,让文化体育活动真正走进农村、惠及农民。文化活动方面,亮点精彩纷呈。以深化“广场文化年”活动为主线,成功举办元宵灯会、团队展示月、第八届社区艺术节等活动,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向基层群众送戏、送电影、送图书、送健身器材、送体质健康测试的“五送文化”活动。深入省市区重点工程建设一线,开展“文化共建共享走进大项目”文艺演出活动。全年举办各类文体活动1713场,放映电影1248场,确保每个社区、村每月1场文体活动、1场电影。体育活动方面,层次不断提高。主办、承办全省迎春杯青少年游泳比赛、世界女子壁球精英赛、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