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自治区招商发展局的精心指导下,我市认真贯彻国务院32号文件,按照自治区招商引资工作会议要求,根据乌昌党委“全党抓经济,突出抓工业,重点抓招商”的工作方针,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科学部署,全市上下齐心努力,开创了招商引资工作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局面,取得了历史最好水平。
一、各项目标实现新突破
一是gdp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20亿元,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131.12亿元,增长36.8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00.98亿元,突破百亿元大关,创历史最好水平;固定资产投资366亿元,增长18%;进出口贸易总额68亿元,增长20%。
二是实施招商引资项目488个,引入外省到位资金121.66亿元,增长37.29%,创历史最好水平,是十五末的3.5倍;跟踪落实上届乌洽会项目,履约率达到99.25%。
三是实际利用外资突破1亿美元,达到1.005亿美元,增长20%,占自治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53%,为我市和自治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主要措施和做法
首先是领导重视。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总体部署、制定方针、确定目标、狠抓落实,实行重大项目市级领导负责制,亲自督办和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问题。市级领导亲自带队前往境外和国内发达地区考察和开展各种招商活动。保证了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的突破。
其次是健全和完善工作机制。形成了市级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市级领导具体抓;工作部门创新机制,创造环境,畅通渠道,免费提供网上信息平台;区县“一把手”负责,跟踪落实;引资和投资企业积极推进的科学工作机制。
第三是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继丰田、肯德基、家乐福、韩国sk、嘉士伯和可口可乐等12家世界500强企业和宝钢、东汽、中粮、国美、神华、纳爱斯和海尔等64家中国500强企业落户我市后。又有包头一机、年代集团、丰银国际、深圳淳大、永城煤电、葛洲坝、北京润古、东亚银行、河南豫煤、美美百货、四川星联和仙妮雷德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我市投资发展。
第四是突出会展招商作用。市委、市政府统筹会展资源,主动出击。
一是做好本土会展,17届乌洽会,我市签订项目和合同153个,签约总额474.19亿元,增长99.87%。签订外资合作项目6个,投资总额2.47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44亿美元,增长115%。同时,积极请进来,主办和协办了国际建材博览会、冰雪风情节、汽车博览会等会展,收效极大。
二是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积极参加自治区招商局和有关厅局组织的赴内地和国外的考察、会展以及各种招商活动,学习经验,带动工作科学推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西洽会我市签约项目21个,签约金额22亿元;厦投会乌昌共签约项目52个,金额130亿元,协议19项,金额92亿元,占自治区总金额的72%,其中我市项目23个,金额28亿元,协议2项,金额3.5亿元,增长28%;西博会签定项目12个,金额7.5亿元,协议10项,金额5.25亿元。
第五是夯实园区基础。按照“招商进规划、工业进园区”的精神,遵循科学发展和新型工业化原则,加快建设,制定规划。
一是加快国家级开发区的扩区力度和速度,经济区二期和高新区新区的引资和发展速度及总量明显加快。
二是甘泉堡工业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