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开展创先争优交流
> 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保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热衷于“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要把群众的意愿和评价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基层工作经历对干部的一生大有裨益,因为只有深入基层才能真正了解基层、了解基层的群众,从而才能理解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真正涵义。在这里,面向的是最广大的农民群众,他们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对于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法律法规的理解程度有限,因此与农民群众沟通好,使他们理解好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一定要切忌生硬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镇上领导经常教育我们,“群众在我们的心中有多重,我们在群众的心中就有多重”。我想,只有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从心灵和情感上贴近群众,才能对群众的困难产生同情心,才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工作,才能找到解决“三农”问题的正确方法。
(三)批评与自我批评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利于巩固党的组织,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党员主动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则是奋力创先争优的关键环节,争当优秀党员就必须正视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接受他人批评,并进行自我批评,作出承诺,限期改正,同时接受组织和其他同志的监督。
总而言之,“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根本上还得着眼并归宿于“群众得实惠”,这与学习实践活动“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理念既一脉相承,又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前进。
基层党组织的先进与否,党员的作风优良与否,直接影响到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作为一名党员,必须时刻警醒自己,积极融入创先争优的活动中,以自身的行动来巩固我们的组织,这是人民赋予的职责,历史赋予的使命。
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