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供求信息全国联播系统”(简称“一站通”)信息服务站行列,通过这个网络平台,城南联动网把镇内各行政村的农副产品,多次在该系统发布信息,收到了许多有效信息,为镇域内的农产品进入市场架起了信息桥梁,为生产经营大户和企业拓宽市场销路。 年 月份, 村村民 由于交通、通讯、信息不灵等多方原因,致使15吨萝卜滞销,镇联动中心在互联网上多次予以发布,经多方联系后,最终与安徽宿州张先生达成供销意向。 年,蕉城区“三高”农业有限公司与 水果批发市场 通过城南联动网的桥梁作用达成了合作意向,目前仍是合作伙伴。截止目前,通过“一站通”等网上营销,共实现网络交易10多笔。
2、引进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由于我镇土地有限,为了引导农民发展新优品种,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单位面积土地上农产品的价格, 镇联动中心加大农业信息引导的力度,以信息为纽带,积极为种植户出谋献策。 年 月份, 三村农业示范基地拟种植树莓, 镇联动中心在网上多方搜集树莓的种植资料供基地参考,并及时在网上发布需求树莓的种苗信息,很快就有 、 的客户致电与其联系。 年初通过这种方式为基地引进的优质柿子品种如今长势良好,联动网也由此深受种植户的信任。
四、创新工作方法,转移富余劳动力富有成效。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劳动力转移工作,从转变观念入手,提出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我镇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并要求镇联动中心具体抓好该项工作。
1、强化培训,转变观念,提高劳动力自身素质水平。
我镇从实际出发,瞄准经济发达地区不同企业的用工需求,针对不同对象,充分利用农村科技学校,灵活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门类技术教育与培训,多次邀请 市水产局、区科技局技术人员进行授课,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培训模式。一是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采取“农民培训、政府买单”的方法,着重抓好18-45岁青壮劳动力的培训,开展全方位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岗位定向、政策法规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二是面向农村致富骨干和带头人开展科技培训,促进“体力型”向“智力型”转变。采取办班培训与上门服务相结合、科技咨询与技术讲座相结合、典型引路与面上推广相结合等方式,加强对镇、村基层干部和现代农民的培训,培养一大批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全面提升基层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使大部分的镇村干部成为带领农民科技致富的“将才”;三是面向打工回乡创业者开展创业教育,强化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教育,促进“打工潮”向“创业潮”转变;四是面向初高中毕业回乡务农青年抓好新增劳动力培训,提高其立身谋业的本领。初高中毕业回乡务农青年是职业教育培训的重点对象,是农村各业发展壮大的带头人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领路人。
2、认真摸底,建立网络,科学有序组织劳动力输出。
通过摸底、登记、造册,填写《求职意愿表》,全镇富余劳动力4892人,男劳力1971人,女劳力2921人,愿意外出务工的达2198人,摸清了农村劳动力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求职意愿、转移方面等基本底数,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台账、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和市场需求信息库,实行网络化管理,及时准确地为用工单位和劳动力提供劳务供求信息,架起了用工单位与富余劳动力之间的桥梁,解决企业、用人单位想找合适人而无处寻觅、信息不畅通的问题。在劳动力输出过程中,着重抓好输出前、中、后三个重要环节,实行“一条龙”服务,既要对输出民工保护,也要对用人单位负责。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