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经济特区发展建设吸纳了七十多万进城打工者,当中超过70%是青少年。市关工委始终关注进城打工人员及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充分发挥老同志优势主动采用有力措施,推进进城打工人员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为了切实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培养教育,市和各区关工委相应建立关心教育进城务工青年的工作机构,从调查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状况和需求入手,抓点带面,开展咨询、巡回义诊、法制讲座。早期还在进城务工人员较多的地方开办“长岸门诊部”,为七万多人次进城务工人员优惠看病和体检。有的社区建立“文化娱乐中心”、“读书活动中心”、“科技培训中心”,营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组织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利用节假日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开展“学理论、看某某,共创特区新辉煌”和“向不文明行为告别,建设第二故乡”活动,举办“关心外来务工青年图片展”,激发他们主人翁思想。三资企业关工委协助党组织加强进城务工人员思想教育,在他们之中发展了一批新党员。市关工委配合团市委、市妇联等单位,定期评选“十佳外来青年”和“双十佳外来女工”,树立榜样,激励他们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特区不断发展,并为振兴家乡经济创造条件。
在进城务工人员中,80%的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 年 月,经市教育局批准,市关工委和湖里区关工委联办“某某青年业余学校”,以招收进城务工青年为主,开设国家承认学历的高中部和初中部,以及英语培训班、成人高考辅导班。为方便学生就近上课,分别在 村和外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开设教学点。根据进城务工青年和社会需要,为财政部门承办会计中专学历教育和会计电算化、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等培训班,与 农林大学、省海峡教育开发中心合办“人力资源管理”助学班。学校坚持艰苦创业勤俭办学方针,严格管理,保证质量。几年来,先后招收学生1万6千多人,其中学历部9百多人,培训部1万5千多人。已通过国家统考获得高中毕业学历96人,会计中专毕业学历92人,有60多人考上某某大学、集美大学、 农林大学等高校继续深造。进城务工青年通过培训增长了知识,掌握了技能,有的找到满意工作,增加了工资。看到可喜变化,学生高兴,学校满意,企业欢迎。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高度重视流动人口家庭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某某市关工委较早关心并主动抓了这件大事。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市关工委于 年 月创办“某某市外来员工子弟学校”,设小学部和学前班。 年增办高殿分校,设初中部,实施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现有师生1400多人。这所学校的创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同时得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括外资企业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大力支持。学校实行“常年招生”,只要有空位,随时可以插班。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学校给予减免学费,对文化基础较差的学生,学校指派优秀教师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跟上全班同学。几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行教学改革,“一切为了外来员工子女的健康成长”。该校围绕“全脑教育”课题,开设“珠心算”实验班和剪纸班,每年 开展校园艺术节、体育节和科技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已有五届小学毕业生,每届毕业率都是百分之百。去年首届初中毕业班60多人,参加全市中考全部合格毕业,其中三分之一学生升入达标中学就读。至今,全校有70多人在各种竞赛中分别获得国家级和省、市级奖。在海峡两岸小学生珠算通信比赛中,二年级组获团体一等奖,三位同学获个人一等奖,两个同学被选取代表某某市赴 参加“世界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