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和我们雏鹰假日小队的小伙伴们一起去三台山社区参加了一个庆元宵的活动,因为这次活动是我们的班主任吴老师组织的。
吴老师先给我们上了一堂有趣的课,内容是元宵节的起源和习俗,让我们了解了元宵节要张灯结彩、猜灯谜、吃元宵……
然后,我们开始包汤圆。一同去的朱橙外婆先教我们包。只见她先把糯米粉搓成小团,再把小团捏成一个小碗的形状,把馅儿放进去,接着用“碗沿”把馅儿包裹起来,黑黑的馅儿就像变魔术一样变没了。我是第一次报汤圆,第一个汤圆做成了一个“巨型汤圆”,朱橙外婆对我说:“这么大的汤圆,煮的时候很难煮熟。要是这个汤圆煮熟了,小的汤圆可能会煮烂了。”第二个汤圆我吸取教训,糯米粉用得很少,结果包好的汤圆又“露馅”了。第三个汤圆我注意了糯米粉的用量,这次刚好,终于做成了一个大小合适很标准的汤圆。大家一起动手,没多久就包完了。我们挑出了一些个头均匀,包得比较美的汤圆。别的就请社区一位老爷爷帮我们煮熟了。大家吃着自己亲手包的汤圆,都说好吃极了。
今天的最后一项任务是看望一位孤寡老人。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给老奶奶送去了我们挑选出来的汤圆,保暖的围巾,还有我亲手做的小马灯笼。我们给老奶奶表演了节目,临走的时候,我们祝她元宵节快乐,健康长寿。
今天的活动让我们了解了元宵节的知识,还亲手做了汤圆,用自己的劳动成果给需要帮组的人送去温暖,我觉得这次活动特别有意义。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过完了元宵节,年也过完了。我们也要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了。
【写作指导:作文怎样才能更生动】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是说“米”的重要。可是,一旦找到了下锅的米,就自然应该考虑煮饭的问题了。写作何尝不是如此,有了“米”——平淡的材料,就得设法把它“煮”成香喷喷的“米饭”——文章,也就是得把语言写生动些,让人“吃”起来津津有味。
究竟怎样才能把平淡材料写生动?仔细读一读王娅同学的《我为“象棋”掉眼泪》一文也许对我们会有启示。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能使平淡材料生动。如当“我”“棋”开得胜时,“喜上眉梢”;在决胜局中,小作者写对方“就像吃了熊心豹子胆,竟敢派他的‘炮’来惹我的‘马’”,这些比喻十分生动,突出了“骄傲将军”的特征。()再看下面一段话:“我先派‘车’冲锋陷阵,扰乱敌营,然后遣‘炮’左移埋伏,接着就火速‘开炮’,顿时对方的一个‘象’便命丧黄泉。”你瞧,一次平常的象棋对垒,通过拟人的表现手法竟写得这般有滋有味,多形象呀
说话风趣幽默也能使平淡材料生动。如文章开头,小作者在交代了外号“骄傲将军”的来历后,便写“我&r
来源:https://www.98523.com/chuzhong/chuyi/201402/204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