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机会的脚步是那样的轻盈,悄悄的来也悄悄的走,无声无息。想要抓住它也容易,放走它就更容易。
“叮铃铃,叮铃铃。”上课铃声悦耳的响起。班主任老师微笑地走进教室,喜笑颜开地对我们说:“今天我们利用这一节课班会,来竞选我们班的班长。想竞选的同学请在下面准备一下。”教室顿时炸开了锅,想竞选的同学低头苦想自己的演讲稿,那些不参加竞选的同学则前后位热情澎湃地讨论。随后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四个大字“竞选班长”顿时教室鸦雀无声。转身对我们,放高了音:“谁想竞选,高高地举起你们的手,让我记一下名。”随后一个,两个,三个……把手举起来了。老师又强调一遍;“还有没有了,快点。”我承认我胆小,我不敢,我怕我上去以后,同学们都不选我,那丢人丢到黄河里了。老师点了点数,眼睛扫视了全班,我抬头看了看老师,眼睛正好与老师的目光对上,我急切地低下头,但我从老师的目光里好像读到了:“你应该参加竞选,我觉得你有这个实力。”但我却始终没举起手来。
随后竞选的同学一个个上台演讲,个个都激情澎湃,自信十足。孙某以她精彩的演讲内容,深入我们之心,赢得了这次班长之争。
我的眼里充溢着泪水,但我依然要面对现实。新学期的第一步,我因自己的胆小失去了这次机会,失去了锻炼自己的机会。我曾记得一位名人说过:“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就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我会利用更多的时间,让我专注学习,同时我也会找回自信,用百倍的努力来弥补这一次不该失去的机会,争取在下一个机会面前牢牢抓住它!
【写作指导:在写作中怎样展开联想】
学生作文,最常见的毛病就是内容贫乏,无事可写,无话可说。这种现象,有人往往归结为词汇缺乏,遣词造句能力不足。其实,这主要还是因为这些同学不会在现有生活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的缘故。把联想运用到写作中,可使文章内容丰富、充实,表达生动、形象。学生在作文中,怎样展开联想呢?我们可按照下列三种思路去培养和发挥自己的联想能力。
一是从“相近”“相关”的方面去联想。也就是作者由某一事物的感知,而引起跟它在时间或空间上有相近或相关关系的其他事物的联想。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由人间独酌,起舞弄清影写起,联想到人的悲欢离合。这些都是由相近、相关的事物而引起的联想。
二是抓住“相似”的特点展开联想,是指作者由某一事物的感知,而引起跟它在性质或或形态上有某种相似的事物的联想。如郭沫若《天伤的街市》,抓住街灯和明月的相似之处,由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再从明星写到街灯,通过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寄托了作者反抗传统观念、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茅盾的《白杨礼赞》,抓住白杨树干、枝、叶、皮及顽强生命力这一点,采用象征手法,由此及彼,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和白杨树一样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北方农民。再如,由波浪想到柔软的丝绸,由大花猫想到老虎,由天上的白云想到地上的棉花等,这些都是抓住事物的相似之处来展开联想的。
三是朝着“相对”“相反”的方向去联想。也就是作者由某一事物的感知,而引发起与它在性质或特点上有相对或相反事物的联想。如曹植的《七步诗
来源:https://www.98523.com/chuzhong/chuyi/201401/204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