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节到了,我和妈妈爸爸一起回新绛老家,因为马上要看爷爷奶奶了,一路上我很兴奋,唱个不停。
到新绛已经是晚上七点了,爷爷奶奶在家都等急了,见我回来非常高兴,妹妹也在,还拉着我看她转呼啦圈。
第二天中午,我们要到外面吃饭,在去小区开车的途中,我和妹妹跑来跑去,打打闹闹,很开心。到了小区门口,就碰到了同学孔东骑着自行车,从我身边骑过,他见了我先愣了一下,然后大声叫喊:“大家请注意,谢源祥来啦!”我走进小区,哇!原来是以前西街的同学聚会,女生有七八个,孙婧雯、梁婧……男生只有女生的一半。他们见我回来,都很惊讶,很高兴。好朋友闫沛彤还把我拉过去一起玩。但因为我中午有事就和他们约了下午一起玩,就先走了。能一下见了这么多同学,真的很开心。
吃过午饭后,我马上就让妈妈打电话联系他们。大家见面后,闫沛彤还请我吃雪糕。随后我们又去找另外几个同学一块玩,我们几个在小区的空地上比赛扔石子、扔沙包。起初我很占上风,比他们扔的都准,可到后来他们认真起来,渐渐追上了我,我怎么会认输,加把劲,最后排了第二名。
我们几个还玩了三国杀、捉迷藏等好多游戏,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在西街上学的情景。
不知不觉天黑了,大家都不想分别,抱了再抱,说要常联系,只要从运城回来就一起玩。真是一群可爱的伙伴啊!我会想念他们的,我们之间的友谊会永远存在。
【写作指导:小学作文起步写法大全】
一、通篇拟人法
采用通篇拟人法写景,要把看到的一切都写得像人那样有思想、有情感、有动作。采用通篇拟人法写景是把看到的各种各样景或物都比拟为人,因此它们的语言、动作、思想,全文显得和谐。
二、景物幻化法
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凝望某一景物时间较长以后,好像这个景物动起来变成另一种事物,这就叫幻化。幻化的景物实际上是随作者的联想或想象而构成的一幅新情景。采用景物幻化法写景就是把这种想象出来的情景写下来。采用景物幻化法写景首先要对原来的景物作必要的交代,这样读者才能知道新情景是由什么景物幻化出来的。当然这种必要交代可以在幻景之前,也可以在幻景之后。其次描写幻化景物时要注意完整性、连贯性,能帮助读者构成新的情景。
三、比较异同法
俗话说:“不见高山,不知平地。”事物的特点往往在比较中得以显现。采用比较异同法描写景物,首先要有比较点。例如对两种植物相比,可以比颜色,比形状,比香味。有了比较点,就能比出差异来。其次要比出景物与众不同的特点来。有些自然景色粗看过去,大同小异。但是,通过比较可以从小异中比出特征。例如,同样是雨,就有暴雨、大雨、细雨等区别。比较有两种。一种是纵比,将现在和过去比较,通过事物的发展变化来说明问题;另一种是横比,即对两种事物进行比较,找出相异点来。采用比较异同法描写景物时,要灵活选用。
四、借景抒情法
采用措景抒情法描写景物时,要注意带着强烈的感情来写,做到寓情于景,使客观的景物带上作者的感情色彩。这样,读者看了以后,会自然而然地引起同感。在抒情时,要直接抒发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语言要优美而富有感情色彩。采用借景抒情法要做到景情相应,写景和心情要一致。
五、方位介绍法
采用方位介绍法描写环境,可以以“我”为中心,按照前后、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