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的一个早晨,我和妈妈很早就起了床,换上了运动服,一起来到了体育馆。
平常都不会那么早起床,今天起了个大早,发现早晨的空气是那么清新,不但空气清新,还有邻居家养的鸟那清脆的歌声,树叶上的露水都还没干,这一切都让人神清气爽,心情大好。
我们到体育馆的时候,这里也已经不像小区里那么安静了,多了几分生机勃勃,多了几分热情。
耳边传来一阵古典清雅的古筝曲,原来是打太极,动作慢慢的,可难度却十分高;再往里走就是一些人在随着欢快的音乐跳排舞;身边时不时会有一两辆自行车骑过;网球场里,有着不同年龄段的人在打网球,有时还有一两个经过的人隔着网看他们打网球;还有一些人在打羽毛球,每一球都打得又高又有力;在足球场的跑道上,人是最多的,有些人在走路,有些人在跑步;草坪上,是一个一个笼子似的足球场,叫“笼式足球场”每个球场里都有人,有的人多,有的人少,踢到高点时,还会传出一两声高呼;在笼式足球场的空档里,有人在跳绳,有人在做仰卧起坐,有人在休息,还有人在玩陀螺。一片热闹的景象。
这些运动的人都是什么年龄呢?我发现,运动的人什么年龄段的都有,而且不能用什么样的运动适合什么样的人来判断:你看那个老爷爷就在跑步,那个年轻的姐姐就在和一些奶奶一起打太极……
开始运动了,我和妈妈决定加入走路的队伍。我们走着走着,发现一些爷爷奶奶们都比我们都得快,我当然不甘示弱,马上加快了速度……
晨练结束了,我出了一身汗,但心情却无比畅快。
【写作指导:作文中怎样展开联想】
学生作文,最常见的毛病就是内容贫乏,无事可写,无话可说。这种现象,有人往往归结为词汇缺乏,遣词造句能力不足。其实,这主要还是因为这些同学不会在现有生活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的缘故。把联想运用到写作中,可使文章内容丰富、充实,表达生动、形象。学生在作文中,怎样展开联想呢?我们可按照下列三种思路去培养和发挥自己的联想能力。
一是从“相近”“相关”的方面去联想。也就是作者由某一事物的感知,而引起跟它在时间或空间上有相近或相关关系的其他事物的联想。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由人间独酌,起舞弄清影写起,联想到人的悲欢离合。这些都是由相近、相关的事物而引起的联想。
二是抓住“相似”的特点展开联想,是指作者由某一事物的感知,而引起跟它在性质或或形态上有某种相似的事物的联想。如郭沫若《天伤的街市》,抓住街灯和明月的相似之处,由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再从明星写到街灯,通过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寄托了作者反抗传统观念、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茅盾的《白杨礼赞》,抓住白杨树干、枝、叶、皮及顽强生命力这一点,采用象征手法,由此及彼,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和白杨树一样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北方农民。再如,由波浪想到柔软的丝绸,由大花猫想到老虎,由天上的白云想到地上的棉花等,这些都是抓住事物的相似之处来展开联想的。
三是朝着“相对”“相反”的方向去联想。也就是作者由某一事物的感知,而引发起与它在性质或特点上有相对或相反事物的联想。如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就是较好运用了相对与相反联想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