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在动笔之前没有接收到规范的指导,我们应明确告诉同学“作者通过材料反对的、赞成的就是中心。”几例后同学们就明白了主题对作文的统帅作用。
3、摘录笔记,活学巧用
语文学习重积累。如果你认为语文学习写于语文课本的话,那你就是一个失败的语文教师!我会向同学推荐相应量的课外读物,并规范“摘录笔记”,每周五天都有“专题”:“好词佳句”“名言警句”“佳篇有约”“荷尖练笔”“自由天地”。这五个专题照顾不同层次的同学,练习空间相对宽松。长期以来他们便从积累中学会应用,有时还会产生创造性的火花。“烂笔尖”不可忽视,它可减轻大脑记忆负担,比大脑记得准,有了这个孩子们仿佛拥有了一个“记忆库”,语言畅达就有保证了。
4、动感作文,魅力无穷
《课标》规定“鼓励学生多练笔,不仅要求有一定练习次数,还要求每次练习有一定质量。”“写作教学应让学生多动笔。乐于表达,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独特感受。”我们班有十个动感习作小组,一组一本,每人一天一篇,一周为一个周期。习作组长固定为周一进行,后面的组员在一周之内都有机会阅读出自同伴的优秀习作。家长也拥有了一次指导、督促、评讲的时机。如此以来,正如叶圣陶说的:教学做合一,手口脑并用。
5、满分习作,特殊奖项
《课标》指出:要鼓励学生点滴进步。农村学生更渴望被肯定,但在保护其“兴趣”的同时,我们还应把握住这“捧星”的度。我在班里设立了“满分作文”本次最优秀的一篇。一个百分给了其余同学一个真实的典范。为了使人人有提高,我设立了“清新飘逸奖”、“中心突出奖”、“活学活用奖”、“独特开篇奖”……这些不同奖项使同学认识的更明确。古人云“一个怪癖,余篇震惊”陈一新曾因一个“生命如歌,我要奏出最美的永恒”而被评为“最佳进步奖”。
要写好作文我们农村的孩子最能下苦,我们需要这种精神但绝不做习作中的“拼命三郎”,孩子需要“点金术”,我们便应帮助学生,让他们做一只习作途中的蜜蜂,既“采花蜜”,又会“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