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妈妈正在家炒菜,突然发现盐没有了,妈妈便让我出去买一包盐来。
我欢快地答应了,走出了家门,我在大路上小跑着,哼着小曲在路上跑来跑去,把妈妈给买盐的事忘得一干二净。就在这时,我猛地想起了妈妈让我买盐的事来。我开始着急起来,身上顿时吓出一身冷汗,便加快了脚步,直往前奔。忽然,我听到身后传来一声“啊”的童音,连忙转过身去,却把我又吓了一跳,我刚才加快脚步时,不顾别人直接匆匆忙忙地跑,却把一位正在吃东西的小姑娘给撞倒了,我大声说:“喂!,你趗走路怎么走的?只顾吃,不顾路啊?”我边说边把头朝下面低了一点,怕看见这个小姑娘的眼睛里晶莹的泪水,也怕看见旁边的大人责怪我。转身就溜走了,可又听到后面小妹妹喊我的声音,那位小妹妹小声地说:“姐姐,你的钱刚才掉下来了。”我慢呑呑地俯下身来,摸着她的肩膀,内疚地说:“你真乖,!”我心想:我真傻呀,妈妈给我的钱都丢了。我的眼里也流出了激动的热泪。
我犹豫了一会儿,慢慢地站起来,说:小妹妹,我还有事,再见吧!说完,我回头走了。我走进了商店,买了包盐,再走出商战门口时,看见那小妹妹远远的矮小的背影,我淡淡地笑了。
那件事,还真让我难忘。
【扩展阅读:指导小学生写作的有效方法】
一、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捕捉写作的素材
学生写作的源泉来源于生活。要想让学生喜欢写作文,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寻找写作文的源头。生活是实实在在的,又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能把平凡生活反映出来,这对学生写作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成什么文字。”因此,只有让学生平时多留心观察生活,多参加实践活动,才能积累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为了让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我注意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经常安排一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如利用周末或妈妈的生日、母亲节、妇女节等时间,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亲身体验一下父母平时的辛苦,并把劳动的过程、父母的反应、自己劳动后的心情和感受写下来;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把它的样子特点、生活习性和自己之间发生的有趣事情,以及对它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如果学生平时能够养成多看、多听、多思、多问的好习惯,日积月累,就丰富了自己的作文材料。
二、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丰富语言的积累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多练是写好作文的“诀窍”。阅读是作文的基础,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要做好课内课文的读书笔记,但这远远不够,还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做好读书笔记。我除了通过教学课文进行语言积累外,还鼓励学生大量阅读有益的,对身体发育成长有利的课外读物,并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报刊读物,如《小龙人报》《小学生拼音报》《十万个为什么》《童话故事》《爱的教育》等。书读多了,就能把书中的营养吸收到自己的写作之中。平时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体会、认识课文中语言表达的规律性知识,要求学生不能只是泛泛而读,要深入进去用心读,还训练学生逐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优美片段分类摘抄在采集本上,进行读、背、记在心中,加强体会,以便在习作中运用。
三、有效仿写练习,促进学生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