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是一湾浅浅的河,你我遥相望却只是各在一方;距离是一方蓝蓝的天,日月共相随却只是彼此凝望;距离是一张静静的画,你在画外欣赏,却永远无法体会身临其境的美。美,只是存在于遥远的那一方。
美国自上个世纪就致力于探月,而我国在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更有万户飞天的壮举。“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我国古人对悬在天边的一轮皓月充满着美好的遐想。然而,当美国宇航员终于踏上我们眼中的“广寒宫”时,呈现在眼前的只是凹凸不平、死气沉沉的灰色世界,没有桂树,更没有嫦娥。
无云的夜晚,月光似银霜铺陈在地面上。依旧是那皎洁的月,依旧是那美丽的神话,而人们心中的憧憬已经不再。我们只是知晓,天边的是月亮,是在地面上遥望才如此美丽的月亮。美,只是存在于遥远的那一方。
“凌晨四点钟起来,发现海棠花未眠。”川端康成的一句感慨曾感动了无数人。白天,我们从海棠花边走过,也曾驻足过,也曾观赏过,也曾抚摸过,可眼中只是一朵花。沉沉的夜,从睡梦中醒来,远远地发现,夜色下的海棠花也可以这样温柔,这样美丽。
周敦颐对于莲花的赞叹与川端康成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却也只能远远观赏它的静美。所谓距离产生美,说的就是这种无法言尽的感觉吧。
爱一个人,并不是想方设法地占有这个人,彼此都应留给对方一定的空间,留出一段距离。梁思成与林徽因在所有人看来是一对燕侣莺俦,但林徽因也曾“精神出轨”,梁思成得知后,虽很痛心,却决定不再拘束着她,主动提出放手。这样一来,林反倒认为是自己有错在先,从而与梁重归于好。
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中有这样一句台词:“只要彼此在对方心里,死亡也不是分离。”如果我们真心爱一个人,就不要去打扰对方的生活。只要心中有此人,距离拉长的不是悲伤,而是美好。
眺望雪山,美是山顶的皑皑白雪;仰望苍穹,美是云间鸟儿飞过的痕迹;俯视足尖,美是零落成泥的落花。美,在那一方。
【扩展阅读:写作指导,描写景物的“五个结合”】
一、“定”要与“移”结合
人们观察、描写景物往往处在一个“定点”的位置来进行,而这是远远不够的。景物是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即使表现同一事物,立足点、角度不同,呈现的面貌、效果也各不相同。随着观察点的变换,迥然不同的景物就会扑面而来,千姿百态的景象就会呈现在面前。因此,这就需要把定点与移动观察结合起来。
如何采用定景换点法描写景物呢?
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化情况交代清楚,使读者知道是在什么地方观察到的。
其次在交代观察点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和不同的角度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绘出来。
如作家老舍《济南的冬天》一文中,由定点到移步换景,即从城内写到城外山村雪后的景色,在不同的观察点,描写了济南冬天不同的特有美景。写城内又从不同角度,即从俯视的角度写阳光下的济南,从仰视的角度,写小雪点染下的山景。这样济南美景的整体感就凸现出来了,这就生动形象地再现出冬天济南“温晴”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