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钟票已到手。挤过人群,走出大厅,循着赶车的地方走去。一一细细地看过去,观音、白马、云风,终于找到“常理”的停车地点了。这里早已站了一队人马啦,不过跟其他地方等车的队伍比起来,可不值一提,仅有二三十人呢。“请问,这是到常理的等车点吗?”看到队伍前面坐着一位捏着一砸车票副卷的美女,我礼貌地询问道。“把票给我,换卡,到后面排队。”美女一边说一边把上车卡和被撕掉副卷的车票递给了我。虽然美女态度一般,但我还是庆幸:这出门在外,嘴甜腿勤就会少走弯路,要不想当然的我捏着车票站到队伍后面等上好一阵子,等着上车才知道要卡和票两样齐全才能上车可就惨了(会被车上的售票员请下车去赶下一趟),这半个多小时的车也就白等了。
在等车队伍中站定的我方能停下来看看这热闹而壮观的春运场面。只见每一个候车点都站着长龙似的队伍,有几十人的,也有上百人的,有的队伍由于人太多,都排成“几”字形了。队伍中多数是外出务工返乡的农门工兄弟姊妹们(我也应该算是一个吧),有的是兄弟哥们几个,脚边简单行李几个;有的是夫妻俩带着一个孩子,背包都打了好几个;有的可能是将要带回家的新媳妇,那一对新人正谈的欢呢;旁边的小伙子还买了一根一百多元钱的钓鱼竿呢,是这假期的安排都考虑上了还是回家送给老父亲的呢?可惜没听清楚他们的谈话——这期间,不时还有卖报的、发明年的招工信息的,我想怎么不来个卖春联的,回家带上一副火红的春联,带回来年的好运气,这不是每一个归家游子的心愿吗?卖春联的一定也是赚得到钱的。车还没到,等车的人们或坐或站,或三三两两说说话,那份快到家的恬淡和幸福写在每一个人的脸上。半个多小时后,车来了。验票、上车、清点人数、再次查票,出站口再次清点人数——一个都没有超载,连小孩也买票算了位置的。这一切按层序办事,显得那样的有条不紊。车上,我们每人一个座位,坐在宽松的位子上心里倍感踏实,司机再也不用像往常一样拼命超载,连过道上都安上小凳子载客。第一次赶上春运的我不免好生感叹:老百姓平安回家过春节,这就是保证!
关于春运的作文600字
温州一位身家上亿的老板过年打算开车来个9000多公里的“长征”,横穿数省,沿途给180个员工拜年。(1月14日《都市快报》)
虽然有不少网友质疑温州老板此举是“做秀”,不够实际,但我还是要说,这确实是一次于员工于企业于社会都有益的暖心之举!
众所周知,在金融危机的袭卷下,我们国家有很多企业纷纷面临着倒闭的危机。很多企业老板在此危机面前,有的选择了减薪,有的选择了裁员,而当企业最终撑不住时就尽快携带细软溜之大吉,不理员工是否也同样面临着生存危机,置他们生死于不顾。但也不部分企业老板,在此危机前勇敢地承担起责任,他不裁员也不减薪,而是站在员工的角度思考问题,即使企业倒了,也相约员工们东山来起。
两相比较,前者的自私举动,是非常容易赞成危机下社会矛盾激化,从而加重社会危机的。知名学者张鸣在其文章《改革的危局----与清末新政的比较》中指出:“辛亥革命的前一年,中国全国的民变事件,差不多有1万起,而2007年的群体性事件,已经达到9万多起,2008年估算,肯定比上一年要多,即使扣去两个时间点的人口差异,现今的社会骚乱的频度,也相当惊人。&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