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画像
一个扎着马尾辫的身影,正专注地盯着一本书,眼睛里流露出痴迷和执着。屋内,时钟不紧不慢地走着,“滴,答,滴”……不觉,窗外已换了风景,明月挂上树梢,繁星洒满夜幕,四周一片寂静。类似这样的场景经常在我的生活中反复出现。
回忆童稚时,我十分爱看书,据父母所言,在属于玩乐的年龄——三岁时,我已经会捧起书入迷地阅读了,虽然,只是一些图多字少的小书,但照样看得不亦乐乎[注: 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地意思。]。不论站着,坐着,甚至是躺着,只要有书在手,眼睛就绝对不会望向别处。
或许,是小时候与书结缘,而导致了“书不离身”——吃饭时,很多小孩都是边看电视边吃饭,而我则不同,是边吃饭边看书,左边是书,右边是筷子,这样做的结果通常使手中可怜的碗“落地开花”;做作业时,旁边有本书,我的注意力便会一分为二[注: 哲学用语,指事物作为矛盾的统一体,都包含着相互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通常指全面看待人或事物,看到积极方面,也看到消极方面。],写几道题,翻一下书,不知不觉[注: 知:知道;觉:觉察。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现多指未加注意。]时间就流逝了,直到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