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都会细致批改,即使是一点小小的纰漏,都逃不过老师的火眼金睛,有些同学还有侥幸心理——要是老师马虎点,我就不必重新听写了!古语曰:细节决定成败,如果没有一丝不苟的态度,怎么能在学习的路上无往而不胜呢?所以,同学们在侥幸之余,更多的是对老师怀有感激和钦佩。
知道温老师的籍贯后,我们更爱把她的性格和生活环境联系在一起。通常我们认为东北姑娘性子直爽,开朗豪爽而柔情不足,可温老师的话语和行为也让我们倍感她姐姐般的关怀和温柔。有时外语作业难度加大,班级后进队伍容易全军覆没,老师在生气和不满之余,一定会抽出时间和精力,为他们鼓舞士气,解决难题。温老师流利的表达,柔和的语调,让人如沐春风一般。
幽默细胞数不清,持久作战不放松——薛老师和朱老师
当他说出课堂上的第一句话时,同学们就笑得前仰后合,那位特有风范的长得很委婉的西北青年,梳着一头深邃的发型,手持书本,款款向我们走来。近了,近了,就在他靠近讲台时,总会赢得台下的一片青睐眼神——我们太爱上历史课了。薛老师很博学,将他们西北特有的文化底蕴都带给了高邮,而我们的课堂,自然就成了老师传播文化的最佳场所。老师擅长用幽默语调传到授业解惑,我们私底下都议论,他那高挑但瘦削的身子,盛得下那么多幽默分子吗?总之,历史课上我们可以肆无忌惮地笑,将所有苦恼抛却脑后,笑声中,知识和能力也在潜滋暗长,真是一举多得啊。
说到这里,你一定会有疑问,班主任呢?瞧,老师坐在教室的西北角,正“虎视眈眈”地注视着写作文的我们呢!我们着淡蓝色校服,朱老师则爱穿着淡黄色运动服,撇开服装单看个头,你绝对发现不了那位比班级最矮同学高半头的朱老师。有时自习课或者其他课堂,老师常会蹑手蹑脚地踱步至窗口,观察每个同学的表现,行为举止合乎规范的,老师大加赞赏;有爱走神玩耍的,也躲不过老师的谆谆教导。朱老师不愧是教语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