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心动
因为心动
小时候,读到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便企望有一天能坐在黄昏的江船上仰望白帝城,感受一下李白的春风得意;读到张继“叶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便渴求有一天能到寒山寺听一听夜半钟声,与张继共酌一杯淡酒,只因对涛的喜爱。那些古代诗人将偌大世界每一个的生僻角落,变成我心中的向往的神圣地。
而今天,我要去敦煌,因为心动,只为远方。
坐在飞机上,手捧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我所有对敦煌的迷恋,向往都来自于此,她让我心动,也给了我一个梦,一个关于远方的梦。
这个梦,像是一粒种子,播种在三年前我的心头。
小学班主任送给我一本《文化苦旅》,在一个慵懒的黄昏,我翻开了它,余秋雨严肃板正的语言让我读着有些吃力。但他对于敦煌莫高窟、月牙泉、鸣沙山的描绘却令我怦然心动。“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何等壮阔的生命……”读着读着,我兴奋地站起来,仿佛也被裹卷着,身不由主,踉踉跄跄,在一幅幅色彩明丽的画边前行。莫高窟到底是怎样的呢?是连绵的长廊?是一座庙?里面到底画了什么图画?我常痴痴地想。
“她是一种聚会,一种感召。它是一种狂欢,一种释放。它是一种仪式,一种超越宗教的宗教……”我屏息凝神,仿佛听着一个饱经风霜的传道士,唱着天籁般的梵呗,洗礼着我的灵魂,他呼唤我:“去敦煌吧,去莫高窟吧!去感受那些落在莽莽苍苍大地上的中国文化吧!”我感到一阵莫名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