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也很是时尚。
我走过的次数多了,也就和他们很熟了。每当傍晚我经过天桥,都会买一些老婆婆的点心,边走边吃。日子久了,每当那个时间,我一到桥头,他就会递给我早早包好的点心,有时候还会塞些糖块给我。然后再去东头,停在那个男子的书摊上看会儿书。
有一次,我走到桥西头,阿婆依然把她早已包好了的点心递给我,我迫不及待地拆开吃了一口,笑着对阿婆说:“阿婆,你做的点心真好吃”。阿婆看了看我,笑而不语。“阿婆,那您有几个孩子啊”,我试探着问起。她顿了一下,把身子侧过来,轻轻地说“喏,东头那个卖书的男子,就是我的儿子”。我恍然大悟,心中不知被什么触动了一下。“他说要自力更生,我不放心,所以……”其实,到了晚年,谁也不想出来干这的……”阿婆接着说道。
我走到了东头,看到那位男子依然倚在那根柱子上,戴了副大墨镜。我走上前去,说“您戴着大墨镜,真帅!”,他只笑而不语。我递给他点心吃,说是西头的阿婆做的,他说了声谢谢,还说在家常常能闻到这种飘香。我接着问道“那您一定有个疼你的母亲吧?”他同样是顿了一下,说“桥西头那位卖点心的阿婆就是我的老母亲……”他说,“我就知道她每天都在陪我”。
飘香的点心,时尚的书籍。母子间的爱,永远撒满那座天桥。
【篇五:留在心底的风景】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题记
光阴如流水,无情的岁月不知已冲刷去了多少又多少的记忆,但有些记忆,任凭时间的洗涮,却记忆犹新。
星期五,一放学便遇上了暴雨,一路伞中听雨,心情也被这雨弄得闷闷的吗,有些不快。没想到,走近家门竟发现钥匙没带,唉,无奈。我轻轻地叹了口气,心情更加郁闷。弯下腰铺一张报纸在台阶上,坐下来,慢慢拉开书包,拿出作业靠在腿上开始写起来。那老天爷却仿佛硬要与我作对,不断地有人走过,起身,再坐下。这仿佛是一个连贯的动作,渐渐地,人便麻木了,我也开始淡漠这一切,机械地反复坐着这两个动作,似有几分苏轼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情怀。
不知过了多久,天也渐黑了,我才抬起头,却被这样一幅画面吸引住了,不,应该说被触动了,那是一个年已花甲的老奶奶和一位一二岁学步的幼儿正在楼梯上来回地学步。老奶奶见我抬起头,便对我笑了笑,顿时,这似曾相识的笑容让我一时恍惚起来,那不是外婆的微笑吗?一时间我有一种想上前叫一声“外婆”的冲动。但我没有,因为我知道那不是,也不能是。那对祖孙还在不停地上下走动,一步一个脚印,很慢……年已花甲的老人哪经得起这番折腾,待一会儿就要歇息了吧,我思忖到。可那脚步却不曾停下,只是固执地不断走动,看着眼前的风景我再也无心做作业,只是仔细地端详着这对祖孙,老奶奶的满头银丝中还夹杂着几根黑发,脸上却始终漾着那慈祥的微笑,让人感觉好亲切,那孩童的眸子中满满都是天真与执着。顿时,我的心猛然一颤是被这幅祖孙情所感动了,那始终淡漠的心也变得有些欢快起来了,暖暖的……
是啊,儿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98523.com/chuzhong/chusan/201407/209061.html